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现状 | 第10页 |
1.2.2 国内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问题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1 研究的思路 | 第13页 |
1.4.2 研究的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5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16-25页 |
2.1 计算思维的概念 | 第16-19页 |
2.1.1 计算思维的三维框架 | 第16-18页 |
2.1.2 计算思维的核心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2 计算思维的评价标准 | 第19-22页 |
2.3 IDC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4 PBL教学模式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App Inventor课程的设计 | 第25-34页 |
3.1 AppInventor对教学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3.2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App Inventor课程设计原则 | 第27-30页 |
3.3 基于PBL的App Inventor课程设计教学模型 | 第30-34页 |
第四章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App Inventor课程的开发 | 第34-44页 |
4.1 前期分析 | 第34-38页 |
4.1.1 学习者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1.2 教学目标分析 | 第35-37页 |
4.1.3 教学内容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2 App Inventor系列课程 | 第38-40页 |
4.3 App Inventor课程设计—以《计算器》课程教学设计为例 | 第40-44页 |
第五章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App Inventor课程的实施 | 第44-51页 |
5.1 课程实施 | 第44-48页 |
5.1.1 教学实施过程 | 第44-47页 |
5.1.2 课堂观察与反思 | 第47-48页 |
5.2 教学效果评估 | 第48-51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1-54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51-52页 |
6.2 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附录1: Computing Progression Pathways评价标准(部分) | 第57-60页 |
附录2: 计算思维能力水平测试 | 第60-63页 |
附录3: 《计算器》课程学生讲义 | 第63-65页 |
附录4: 学生作品分析数据统计表 | 第65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