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4-19页 |
2.1 核心概念 | 第14-16页 |
2.1.1 开源硬件 | 第14-15页 |
2.1.2 创新思维 | 第15-16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
2.2.1 创新教育 | 第16页 |
2.2.2 情境学习 | 第16-17页 |
2.2.3 活动课程论 | 第17页 |
2.2.4 项目学习法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开源硬件课程教学应用现状 | 第19-26页 |
3.1 Arduino | 第19-20页 |
3.2 树莓派 | 第20-21页 |
3.3 Microduino | 第21-22页 |
3.4 Micro: Bit | 第22页 |
3.5 pcDuino | 第22-23页 |
3.6 五种开源硬件教育应用现状比较与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7 为什么选择树莓派? | 第24-26页 |
第四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树莓派课程设计与开发 | 第26-43页 |
4.1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树莓派课程设计 | 第26-31页 |
4.1.1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树莓派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| 第26-27页 |
4.1.2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树莓派课程教学设计构成要素 | 第27-30页 |
4.1.3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树莓派课程教学设计流程图 | 第30-31页 |
4.2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树莓派课程开发 | 第31-32页 |
4.3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树莓派课程实践完善 | 第32-34页 |
4.4 《家庭气象站》教学方案 | 第34-39页 |
4.5 《智能小车》教学方案 | 第39-43页 |
第五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树莓派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| 第43-48页 |
5.1 教学实施过程 | 第43-45页 |
5.1.1 第一阶段:创新思维前测 | 第43-44页 |
5.1.2 第二阶段:教学实践 | 第44-45页 |
5.1.3 第三阶段:创新思维后测 | 第45页 |
5.2 教学实施结果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2.1 创新思维水平变化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2.2 学生创作作品水平变化分析 | 第46-4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6.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| 第48页 |
6.2 研究不足 | 第48-49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 《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测验量表》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