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20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8-20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4 相关理论和概念 | 第22-27页 |
1.4.1 相关理论 | 第22-25页 |
1.4.2 相关概念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西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现状 | 第27-38页 |
2.1 西藏大学基本概况 | 第27页 |
2.2 西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1页 |
2.2.1 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整体质量水平不高 | 第27-28页 |
2.2.2 毕业论文(设计)内容缺乏创意 | 第28-29页 |
2.2.3 毕业论文(设计)研究价值低 | 第29页 |
2.2.4 毕业论文(设计)格式不规范 | 第29页 |
2.2.5 毕业论文(设计)抄袭、剽窃现象严重 | 第29-30页 |
2.2.6 藏文类毕业论文缺少有效的管理办法 | 第30-31页 |
2.3 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8页 |
2.3.1 教学管理制度层面 | 第31-33页 |
2.3.2 教学管理执行者 | 第33-34页 |
2.3.3 教学管理对象 | 第34-38页 |
第三章 西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问题分析 | 第38-46页 |
3.1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1.1 教学管理制度层、教学管理执行者、教学管理对象三者认知不统一 | 第38-39页 |
3.1.2 教学管理制度层、教学管理执行者、教学管理对象三者重视程度不足 | 第39页 |
3.1.3 忽略学生在毕业论文(设计)完成过程中的内在需求 | 第39-40页 |
3.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2.1 社会大众认知偏差 | 第40-41页 |
3.2.2 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| 第41页 |
3.3 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保障机制问题原因解析 | 第41-46页 |
3.3.1 西藏大学教育背景 | 第41-42页 |
3.3.2 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管理制度 | 第42-44页 |
3.3.3 制度实施对象差异性被忽视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完善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| 第46-62页 |
4.1 建立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PDCA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监控 | 第46-52页 |
4.1.1 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| 第47页 |
4.1.2 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保障机制在实际中的应用 | 第47-52页 |
4.2 重视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管理工作,严把质量关 | 第52-55页 |
4.2.1 教学管理制度层要高度重视教学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| 第52-53页 |
4.2.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保障机制 | 第53-54页 |
4.2.3 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学风建设 | 第54-55页 |
4.3 完善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质量保障机制 | 第55-59页 |
4.3.1 以“三联三进一交友”活动为契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| 第55-56页 |
4.3.2 合理安排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时间 | 第56页 |
4.3.3 完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全过程监控体系和问题反馈机制 | 第56页 |
4.3.4 改变单一的毕业论文(设计)的考核方式 | 第56-57页 |
4.3.5 严格执行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与学位考核功能 | 第57-58页 |
4.3.6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| 第58页 |
4.3.7 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,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| 第58-59页 |
4.4 加快教学工作信息化建设 | 第59-62页 |
4.4.1 建立毕业论文(设计)信息管理系统 | 第59-61页 |
4.4.2 藏文毕业论文的检测技术可以作为藏文毕业论文的初审手段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5-66页 |
附录:调查问卷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