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8页 |
1.1 研究缘起 | 第10-12页 |
1.1.1 绘本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| 第10-11页 |
1.1.2 对儿童绘本创编现状的反思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儿童绘本创作研究综述 | 第14-22页 |
1.3.1 有关绘本概念的研究述评 | 第14-15页 |
1.3.2 有关绘本教育价值的研究述评 | 第15-18页 |
1.3.3 有关儿童绘本创编理论的研究述评 | 第18-19页 |
1.3.4 有关儿童绘本创编的研究述评 | 第19-22页 |
1.4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22-25页 |
1.4.1 儿童 | 第22页 |
1.4.2 绘本 | 第22-25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5-28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5-26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26-28页 |
第2章 基于儿童发展的绘本创编优化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| 第28-34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28-31页 |
2.1.1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1.2 儿童发展的关键期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1.3 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 | 第30-31页 |
2.2 分析框架 | 第31-32页 |
2.2.1 分析理念 | 第31页 |
2.2.2 分析维度 | 第31-32页 |
2.3 歪歪兔逆商教育主题系列儿童绘本简介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歪歪兔逆商教育系列绘本内容的分析 | 第34-48页 |
3.1 绘本内容的优势分析 | 第34-41页 |
3.1.1 内容合理性的优势分析 | 第34-38页 |
3.1.2 内容教育性的优势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2 绘本内容的问题分析 | 第41-48页 |
3.2.1 内容合理性的问题分析 | 第41-44页 |
3.2.2 内容教育性的问题分析 | 第44-48页 |
第4章 歪歪兔逆商教育绘本的形式分析 | 第48-66页 |
4.1 形式的优势分析 | 第48-54页 |
4.1.1 促进儿童空间感知能力发展的构图形式 | 第48-50页 |
4.1.2 图文对照叙事关系理解的一致性 | 第50-51页 |
4.1.3 装订与材质及开本选择的适宜性 | 第51-54页 |
4.2 形式的问题分析 | 第54-66页 |
4.2.1 缺失性格特征的角色造型设计 | 第54-55页 |
4.2.2 脱离儿童色彩认知心理的颜色固有化运用 | 第55-57页 |
4.2.3 超出儿童语言理解水平的文字运用及表达 | 第57-59页 |
4.2.4 阻碍儿童早期读写技能萌发的文字设计及编排 | 第59-61页 |
4.2.5 缺乏秩序与美感的图文编排形式 | 第61-62页 |
4.2.6 封面至封底叙事性的断裂 | 第62-66页 |
第5章 绘本创编问题的原因分析与优化建议 | 第66-78页 |
5.1 儿童绘本创编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66-69页 |
5.1.1 成人本位观:教育至上的工具理性的创编价值追求 | 第66-67页 |
5.1.2 缺乏优秀的儿童绘本创编主体 | 第67-68页 |
5.1.3 出版社基于市场导向与自身资源的选题及内容创编 | 第68页 |
5.1.4 缺乏儿童绘画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的绘本创编形式 | 第68-69页 |
5.2 儿童绘本的创编优化建议 | 第69-78页 |
5.2.1 儿童本位观:寓教于乐的人文理性的创编价值追求 | 第70-71页 |
5.2.2 积极培育优秀的绘本创编主体 | 第71-72页 |
5.2.3 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生活经验的选题及内容创编 | 第72-73页 |
5.2.4 借鉴儿童绘画心理与特征的创编形式 | 第73-78页 |
结语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