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乘用车排气系统振动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2 排气系统振动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排气系统振动控制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2 排气系统振动控制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 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排气系统振动性能研究基本理论 | 第19-32页 |
2.1 排气系统简介 | 第19-21页 |
2.1.1 排气系统基本组成 | 第19-20页 |
2.1.2 排气系统振动源 | 第20-21页 |
2.2 有限元分析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3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| 第22-26页 |
2.3.1 数值模态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3.2 试验模态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4 频率响应分析理论 | 第26-29页 |
2.5 挂钩位置优化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排气系统模态分析 | 第32-58页 |
3.1 有限元前处理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7页 |
3.1.1 排气管有限元模型 | 第32-33页 |
3.1.2 波纹管有限元模型 | 第33-34页 |
3.1.3 三元催化转化器有限元模型 | 第34-35页 |
3.1.4 连接法兰有限元模型 | 第35页 |
3.1.5 挂钩有限元模型 | 第35-36页 |
3.1.6 消声器有限元模型 | 第36-37页 |
3.2 橡胶吊耳有限元模型 | 第37-44页 |
3.2.1 吊耳超弹性模型的建立 | 第37-40页 |
3.2.2 吊耳静刚度仿真 | 第40-41页 |
3.2.3 吊耳动刚度仿真 | 第41-43页 |
3.2.4 吊耳有限元模型 | 第43-44页 |
3.3 排气系统自由模态仿真与实验对比 | 第44-51页 |
3.3.1 排气系统自由模态仿真 | 第44页 |
3.3.2 排气系统自由模态试验 | 第44-46页 |
3.3.3 排气系统自由模态仿真与实验对比 | 第46-51页 |
3.4 排气系统约束模态仿真与实验对比 | 第51-57页 |
3.4.1 排气系统约束模态仿真 | 第51页 |
3.4.2 排气系统约束模态试验 | 第51-52页 |
3.4.3 排气系统约束模态仿真与实验对比 | 第52-5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排气系统振动性能分析 | 第58-67页 |
4.1 排气系统静力学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2 排气系统动力学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3 排气系统隔振率分析 | 第60-64页 |
4.3.1 排气系统挂钩动刚度分析 | 第60-62页 |
4.3.2 排气系统吊耳隔振率分析 | 第62-64页 |
4.4 排气系统运动干涉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排气系统振动性能优化 | 第67-93页 |
5.1 挂钩位置评估 | 第67-68页 |
5.2 排气系统振动灵敏度分析 | 第68-74页 |
5.2.1 灵敏度分析理论 | 第68-69页 |
5.2.2 灵敏度分析的试验设计 | 第69-70页 |
5.2.3 排气系统振动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| 第70-74页 |
5.3 排气系统振动性能多目标优化 | 第74-87页 |
5.3.1 多目标优化理论 | 第74-76页 |
5.3.2 近似模型概述 | 第76-77页 |
5.3.3 振动性能优化的试验设计 | 第77-80页 |
5.3.4 振动性能优化的近似模型构建 | 第80-83页 |
5.3.5 排气系统振动性能多目标优化 | 第83-85页 |
5.3.6 多目标优化的Pareto最优解验证 | 第85-87页 |
5.4 排气系统优化方案分析验证 | 第87-92页 |
5.4.1 排气系统约束模态对比分析 | 第87-88页 |
5.4.2 排气系统应力对比分析 | 第88-89页 |
5.4.3 排气系统运动干涉对比分析 | 第89-90页 |
5.4.4 吊耳隔振率对比分析 | 第90-9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研究工作总结 | 第93页 |
研究工作展望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01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4页 |
附件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