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发酵工艺论文

榆耳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及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立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食用菌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食用菌的培养研究概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食用菌抑菌作用的研究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3 食用菌的其他药用价值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食用菌多糖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食用菌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食用菌多糖的功能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榆耳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榆耳的自然分布及生物学研究概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榆耳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3 榆耳液态发酵培养的研究概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4 榆耳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中心复合响应面设计(CCD-RSM)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L_9(3~4)正交实验设计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牛津杯法抑菌第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意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1 液态培养条件的研究意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.2 榆耳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意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9-21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-31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原料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实验仪器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实验试剂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培养基第23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培养基组分的优化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培养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菌丝体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3 单因素试验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4 中心复合响应面优化设计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多糖提取和初步纯化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单因素实验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L_9(3~4)正交设计实验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DEAE-52柱层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抑菌实验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原料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牛津杯法抑菌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榆耳菌丝体干粉组分测定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1 总蛋白含量测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2 总糖含量测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3 苯酚-硫酸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4 蛋白含量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2.3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第30-31页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1-49页
    3.1 榆耳菌丝体生长曲线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单因素对榆耳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碳源对榆耳生物量的影响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氮源对榆耳生物量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同维生素对榆耳生物量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麦芽糖加入量对榆耳生物量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豆粕加入量对榆耳生物量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VB_6加入量对榆耳生物量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3.3 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案与结果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响应面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模型验证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榆耳液体工业化培养第41页
    3.4 水提法提取榆耳菌丝体胞内多糖最佳条件的确定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水料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L_9(3~4)正交实验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榆耳多糖的纯化第44-46页
    3.5 榆耳多糖抑菌试验结果第46-47页
    3.6 榆耳菌丝体干粉组分测定第47页
    3.7 讨论第47-49页
第四章 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鲍鱼胶原蛋白的提取、分离及性质研究
下一篇:扇贝糖原硫酸酯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