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提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10-13页 |
(一)有利于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 | 第12页 |
(二)有利于实现“以生为本”的教学理念 | 第12页 |
(三)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 | 第12页 |
(四)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| 第12-13页 |
二、学术史回顾 | 第13-16页 |
(一)国外学者研究 | 第13-14页 |
(二)国内学者研究 | 第14-16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| 第16-17页 |
四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 | 第18-26页 |
第一节 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一、思维 | 第18页 |
二、历史思维 | 第18-20页 |
三、历史思维能力 | 第20页 |
第二节 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| 第20-26页 |
一、初一学生思维能力特征 | 第20-21页 |
二、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层级目标 | 第21-23页 |
三、苏州体校初一学生心理特征 | 第23页 |
四、体校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特殊性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苏州体校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调查与分析 | 第26-34页 |
第一节 《苏州体校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》调查问卷的编制 | 第26-27页 |
一、调查目的 | 第26页 |
二、调查对象 | 第26页 |
三、问卷设计 | 第26-27页 |
四、调查方法 | 第27页 |
第二节 苏州体校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7-31页 |
第三节 苏州体校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4页 |
一、教师:缺乏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知识 | 第31-32页 |
二、学生:历史教学中缺乏合理的引导 | 第32页 |
三、管理者缺乏培养的意识和政策扶持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体校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| 第34-45页 |
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独辟蹊径 | 第34-38页 |
一、加强历史教师专业学习 | 第35-36页 |
二、参与历史教师互助合作活动 | 第36-37页 |
三、开展经常性反思 | 第37页 |
四、参与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见缝插针 | 第38-41页 |
一、培养历史时序性思维能力 | 第39页 |
二、培养历史形象思维能力 | 第39-40页 |
三、培养历史理解能力 | 第40页 |
四、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齐心协力为学生 | 第41-45页 |
一、想方设法抓学习 | 第41-42页 |
二、评价体系多元化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苏州体校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个案研究 | 第45-52页 |
第一节 苏州体校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计划 | 第45页 |
一、培养对象 | 第45页 |
二、培养目标 | 第45页 |
三、培养个案课例 | 第45页 |
第二节 苏州体校初一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个案实施 | 第45-48页 |
一、教材处理 | 第45-46页 |
二、教法与学法 | 第46-48页 |
第三节 苏州体校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个案培养评价 | 第48-52页 |
一、实施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以来初一历史成绩汇总 | 第48-49页 |
二、苏州体校初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成效评价 | 第49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7-58页 |
附录一 | 第58-61页 |
附录二 | 第61-63页 |
附录三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