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物理微课资源及资源库建设的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 | 第8页 |
1.1.2 微时代背景 | 第8页 |
1.1.3 丰富的微课资源 | 第8-9页 |
1.1.4 物理学科特点与微课的优势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微课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1.2.1 国内微课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1.2.2 国外微课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5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2.1.1 课与课程 | 第17页 |
2.1.2 微课 | 第17-18页 |
2.1.3 微课程 | 第18-19页 |
2.2 微课的特点 | 第19-21页 |
2.2.1 针对性强 | 第19页 |
2.2.2 课时短 | 第19-20页 |
2.2.3 资源小 | 第20页 |
2.2.4 结构情景化 | 第20页 |
2.2.5 可重复学习 | 第20-21页 |
2.2.6 具有校本性 | 第21页 |
2.3 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2.3.1 认知负荷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3.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.3 混合学习理论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中学物理微课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| 第25-42页 |
3.1 微课大赛里的中学物理微课资源 | 第25-27页 |
3.1.1 中国微课大赛 | 第25-26页 |
3.1.2 江西优质微课评选活动 | 第26页 |
3.1.3 首届“长江教育杯”微课大赛 | 第26页 |
3.1.4 浙江省基础教育微课程开发活动 | 第26-27页 |
3.2 网络学习平台里的中学物理微课资源 | 第27-31页 |
3.2.1 非盈利性网络学习平台 | 第27-28页 |
3.2.2 半盈利性网络学习平台 | 第28-30页 |
3.2.3 盈利性网络学习平台 | 第30-31页 |
3.3 典型平台里中学物理微课资源的对比分析 | 第31-42页 |
3.3.1 选择研究对象 | 第31-32页 |
3.3.2 确定研究方法 | 第32页 |
3.3.3 设计内容分析类目表 | 第32-34页 |
3.3.4 信度分析 | 第34页 |
3.3.5 内容分析结果描述 | 第34-42页 |
第4章 中学物理微课资源库的建设 | 第42-56页 |
4.1 中学物理微课资源库的功能 | 第42-46页 |
4.1.1 微课资源搜索 | 第43页 |
4.1.2 微课资源管理 | 第43-45页 |
4.1.3 微课资源共享 | 第45页 |
4.1.4 在线答疑讨论 | 第45页 |
4.1.5 个性化学习 | 第45-46页 |
4.2 中学物理微课资源库的结构 | 第46-49页 |
4.3 中学物理微课资源库的构建目标 | 第49-50页 |
4.3.1 开放免费 | 第49页 |
4.3.2 检索快捷 | 第49页 |
4.3.3 时效性强 | 第49-50页 |
4.3.4 交互性强 | 第50页 |
4.4 中学物理微课资源库的建设策略 | 第50-56页 |
4.4.1 统筹规划策略 | 第50-51页 |
4.4.2 标准化建设策略 | 第51页 |
4.4.3 建设培训策略 | 第51-52页 |
4.4.4 梯级资源审核策略 | 第52-53页 |
4.4.5 多维激励机制策略 | 第53-54页 |
4.4.6 资源组织结构优化策略 | 第54-55页 |
4.4.7 应用平台建设策略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5.1 总结 | 第56-57页 |
5.2 不足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