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三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研究工具第15-16页
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6-19页
    一、核心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翻转课堂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翻转课堂模式第16-17页
    二、相关理论依据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掌握学习理论第18-19页
第三章 翻转课堂应用于S中生物教学的可行性第19-29页
    一、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调查结果第19-25页
    二、翻转课堂在S中生物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翻转课堂的特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翻转课堂的可行性第26-29页
第四章 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第29-48页
    一、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对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实践内容第30页
    二、《植物体的结构层次》教学设计与实践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教学目标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微课视频设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课前任务单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实施过程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反馈与评价第37-38页
    三、《种子的萌发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第38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教学目标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微课视频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课前任务单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实施过程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反馈与评价第44-46页
    四、实践反思第46-48页
第五章 实践结果分析第48-64页
    一、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的评价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评价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学生对课堂活动的评价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可度第51-54页
    二、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师生活动的比较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学生课后检测题完成情况的比较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学生期末成绩的比较第58-5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结论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翻转课堂的优势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翻转课堂模式的适用范围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翻转课堂的实施建议第61-64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总结第64页
    二、研究展望第64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的不足之处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8页
附录第68-79页
    附录一第68-70页
    附录二第70-72页
    附录三第72-73页
    附录四第73-75页
    附录五第75-79页
致谢第79-80页
作者简介第80-81页
导师评阅表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行分拆中银航空租赁的动因及绩效研究
下一篇:万寿菊花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盐析萃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