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导论 | 第8-11页 |
一、论文选题的理由 | 第8-9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目标 | 第10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及其价值内涵的界定 | 第11-24页 |
一、概念厘清 | 第11-13页 |
(一) 政策 | 第11-12页 |
(二) 教育政策 | 第12页 |
(三) 教育资源配置政策 | 第12-13页 |
二、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确立 | 第13-17页 |
(一) 价值取向确立的前提:教育产品的定性 | 第13-15页 |
(二) 价值取向的确立:公平和效率的取舍 | 第15-17页 |
三、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公平内涵的确立 | 第17-24页 |
(一) 国外关于公平的主要观点 | 第17-19页 |
(二) 国内关于公平的主要观点 | 第19-21页 |
(三) 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公平内涵的最终确立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现实分析 | 第24-33页 |
一、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| 第24-28页 |
(一) 教育经费投入 | 第24-26页 |
(二) 助学贷款政策 | 第26-27页 |
(三) 义务教育和教师待遇 | 第27-28页 |
二、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对公平取向的违背 | 第28-33页 |
(一) 教育资源总体投入不足 | 第28页 |
(二) 资源初次配置不均等 | 第28-30页 |
(三) 教育政策、制度造成的人为不公 | 第30-31页 |
(四) 教育成本方面造成的不公 | 第31页 |
(五) 教育资源从富裕流向贫困的不足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公平缺失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8页 |
一、观念倾向问题 | 第33-34页 |
(一) 教育公平观缺失 | 第33页 |
(二) 教育理念谬误 | 第33-34页 |
二、利益表达问题 | 第34-35页 |
(一) 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 | 第34-35页 |
(二) 弱势群体缺乏影响力 | 第35页 |
三、政策系统问题 | 第35-38页 |
(一) 教育政策不受重视 | 第35-36页 |
(二) 政策制定有失公平 | 第36-37页 |
(三) 执行贯彻效果不佳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国外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比较分析 | 第38-44页 |
一、教育经费对比分析 | 第38-40页 |
(一) 中外数据对比 | 第38-39页 |
(二) 中外差距分析 | 第39-40页 |
二、助学政策对比分析 | 第40-42页 |
(一) 国外政策介绍 | 第40-41页 |
(二) 中外差距分析 | 第41-42页 |
三、义务教育对比分析 | 第42页 |
(一) 国外政策介绍 | 第42页 |
(二) 国外经验借鉴 | 第42页 |
四、教师待遇对比分析 | 第42-44页 |
(一) 国外政策介绍 | 第42-43页 |
(二) 国外经验借鉴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公平价值取向的改善路径 | 第44-51页 |
一、观念改善 | 第44-45页 |
(一) 对教育地位的再认识 | 第44页 |
(二) 对教育理念的再反思 | 第44-45页 |
二、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| 第45-48页 |
(一) 表达主体 | 第45-46页 |
(二) 表达渠道 | 第46-47页 |
(三) 表达流程 | 第47-48页 |
三、政策系统的全面改良 | 第48-51页 |
(一) 针对配置不公现状,形成政策问题 | 第48-49页 |
(二) 基于公平价值取向,确定配置政策 | 第49-50页 |
(三) 执行贯彻配置政策,及时反馈纠正 | 第50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