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陶宛汉语教材使用情况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致谢 | 第6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7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5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2 研究范围 | 第17-18页 |
1.2.1“教材”的界定 | 第17页 |
1.2.2 汉语教材使用情况 | 第17页 |
1.2.3 罗梅尔斯大学的汉语教材 | 第17-18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2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 | 第19-26页 |
2.1 研究综述 | 第19-22页 |
2.1.1 立陶宛汉语教育相关研究 | 第19页 |
2.1.2 汉语教材整体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1.3 汉语教材使用情况研究 | 第20-22页 |
2.2 汉语教材相关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2.1 什么是汉语教材 | 第22-23页 |
2.2.2 汉语教材的发展及现状 | 第23-24页 |
2.3 李克特量表理论 | 第24-26页 |
3 立陶宛汉语教材使用情况 | 第26-47页 |
3.1 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(教师) | 第26-37页 |
3.1.1 问卷调查设计方式 | 第26页 |
3.1.2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介绍 | 第26页 |
3.1.3 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| 第26-37页 |
3.1.4 小结 | 第37页 |
3.2 罗梅尔斯大学汉语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| 第37-47页 |
3.2.1 汉语教学现状 | 第37-38页 |
3.2.2 分析方式及数据统计 | 第38-43页 |
3.2.3 小结 | 第43-47页 |
4 相关建议 | 第47-49页 |
4.1 选用合适的教材 | 第47页 |
4.2 增加教材数量 | 第47-48页 |
4.3 创造性使用教材 | 第48-49页 |
5 研究不足 | 第49-50页 |
6 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 1 | 第54-58页 |
附录 2 | 第58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