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1.2.3 实际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、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6页 |
1.4.1 主要内容 | 第13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2. 关键概念和相关理论 | 第16-22页 |
2.1 关键概念 | 第16-18页 |
2.1.1 EAP内涵的文献综述 | 第16-17页 |
2.1.2 企业 EAP 内容与模式 | 第17-18页 |
2.1.3 心理资本概念 | 第18页 |
2.2 相关理论 | 第18-22页 |
2.2.1 心理资本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3 工作压力理论 | 第20页 |
2.2.4 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理论 | 第20-22页 |
3. CHANGAO集团构建EAP员工帮助体系的必要性 | 第22-33页 |
3.1 企业基本情况 | 第22-23页 |
3.1.1 公司简介 | 第22页 |
3.1.2 人力资源概况 | 第22-23页 |
3.2 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| 第23-32页 |
3.2.1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23-24页 |
3.2.2 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 | 第24-28页 |
3.2.3 员工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2.4 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3 构建企业EAP的必要性 | 第32-33页 |
4. 国内外EAP应用及实施效果的成功案例分析与比较 | 第33-41页 |
4.1 国外EAP应用案例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1.1 南苏格兰电力公司的EAP计划 | 第33-34页 |
4.1.2 艾迪鲍尔公司的EAP福利计划 | 第34-35页 |
4.1.3 思科公司的全球紧急医疗体系 | 第35页 |
4.2 国内EAP应用案例分析 | 第35-38页 |
4.2.1 联想公司的EAP项目应用 | 第35-37页 |
4.2.2 安阳供电公司的EAP员工心理资本提升工程 | 第37页 |
4.2.3 台湾康师傅食品公司的EAP职业安全项目 | 第37-38页 |
4.3 国内外EAP应用实施效果的比较 | 第38-39页 |
4.3.1 文化背景差异导致EAP内容有差异 | 第38页 |
4.3.2 个人隐私关注程度存在差异 | 第38-39页 |
4.3.3 企业对EAP投资成效的关注有差异 | 第39页 |
4.4 启示与借鉴 | 第39-41页 |
5. CHANGAO集团EAP员工帮助体系的构建方案 | 第41-49页 |
5.1 EAP体系构建的目标 | 第41页 |
5.1.1 企业层面目标 | 第41页 |
5.1.2 员工层面目标 | 第41页 |
5.2 EAP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41-42页 |
5.2.1 系统性原则 | 第41-42页 |
5.2.2 全面预防为主、重点治疗为辅原则 | 第42页 |
5.2.3 客观性原则 | 第42页 |
5.2.4 效果反馈与评估完善并重原则 | 第42页 |
5.3 EAP体系模块设计 | 第42-48页 |
5.3.1 EAP模式与专业机构及部门的确立 | 第42-43页 |
5.3.2 横向模块设计 | 第43-45页 |
5.3.3 纵向三级框架设计 | 第45-48页 |
5.4 体系构建流程图 | 第48-49页 |
6. CHANGAO集团有效实施EAP体系的措施 | 第49-52页 |
6.1 初步实施效果评估 | 第49页 |
6.2 提高EAP体系实施有效性的措施 | 第49-52页 |
6.2.1 制度保障 | 第49-50页 |
6.2.2 经费保障 | 第50-51页 |
6.2.3 效果反馈评估和体系完善 | 第51-52页 |
7.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