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一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图形表征能力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页 |
一、引论 | 第8-16页 |
(一) 研究背景与问题 | 第8-9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三) 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(四)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3-14页 |
(五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二、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(一) 认知学习理论 | 第16-18页 |
(二)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8-19页 |
(三) 学习迁移理论 | 第19-20页 |
(四) 知识可视化理论 | 第20-22页 |
三、理论探讨 | 第22-30页 |
(一) 相关概念澄清 | 第22页 |
(二) 学生图形表征能力构成要素 | 第22页 |
(三) 图形表征与物理学习的关系 | 第22-26页 |
(四) 培养学生图形表征能力的教学原则 | 第26-27页 |
(五) 培养学生图形表征能力的途径 | 第27-30页 |
四、高一学生图形表征能力现状 | 第30-44页 |
(一) 问卷调查研究 | 第30-36页 |
(二) 案例分析 | 第36-42页 |
(三) 影响高一学生图形表征能力的因素 | 第42-44页 |
五、培养学生图形表征能力的实践探索 | 第44-56页 |
(一) 物理概念的形成 | 第44-45页 |
(二) 物理规律的建立 | 第45-47页 |
(三) 物理实验的处理 | 第47-51页 |
(四) 物理问题的解决 | 第51-55页 |
(五) 知识结构的建立 | 第55-56页 |
六、培养学生图形表征能力的教学策略 | 第56-60页 |
(一) 指导学生恰当选择图形表征形象 | 第56页 |
(二)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像获取信息 | 第56-58页 |
(三) 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模型 | 第58-59页 |
(四) 呈现给学生多维知识图景 | 第59-60页 |
七、结语 | 第60-62页 |
(一) 研究结论 | 第60页 |
(二) 不足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附录1 | 第64-66页 |
附录2 | 第66-70页 |
后记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