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心理学论文--学生心理学论文

反事实思维对高中生情绪和幸福感影响的干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引言第8-9页
1 研究综述第9-19页
    1.1 主观幸福感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6 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反事实思维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反事实思维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反事实思维的分类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反事实思维的功能第15-19页
2 问题提出第19-21页
    2.1 问题提出第19页
    2.2 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理论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现实意义第20页
    2.3 研究设计第20-21页
3 研究一反事实思维对高中生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第21-27页
    3.1 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被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材料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设计与假设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实验过程第21-22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对积极情绪的影响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对消极情绪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25-26页
    3.5 结论第26-27页
4 研究二反事实思维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干预研究第27-43页
    4.1 研究目的第27页
    4.2 研究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被试选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研究工具第27-28页
    4.3 研究过程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施前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团体辅导活动的实施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实施后测第32页
    4.4 统计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4.5 研究结果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量化评估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主观评估第35-40页
    4.6 讨论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干预研究的客观结果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干预研究的成员主观评价结果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结论第42-43页
5 总讨论第43-45页
    5.1 反事实思维对高中生情绪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5.2 反事实思维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4-45页
6 结论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3页
附录第53-63页
后记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两法衔接”视野下检察监督职能的完善路径
下一篇:Caputo型分数阶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