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学术史回顾 | 第9-12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2页 |
四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教学准备策略 | 第13-22页 |
第一节 分析学生状况,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 | 第15-17页 |
第三节 处理历史教材 | 第17-20页 |
第四节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| 第20页 |
第五节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课堂教学策略 | 第22-34页 |
第一节 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| 第23-27页 |
第三节 问题探究法 | 第27-31页 |
第四节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教学评价策略 | 第34-41页 |
第一节 关注学生,把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 | 第34-36页 |
第二节 注重过程性评价,促进学生全面、和谐发展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追求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| 第38-39页 |
第四节 开展主体多元化评价 | 第39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后记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