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4页 |
一、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二、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三、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1-12页 |
四、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目前高中世界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概况 | 第14-19页 |
第一节 多媒体技术的内涵与特点 | 第14-15页 |
一、多媒体技术的内涵 | 第14页 |
二、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目前教学多媒体环境的建设 | 第15-16页 |
一、硬件环境的建设 | 第15页 |
二、软件环境的建设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目前高中世界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及方法 | 第16-19页 |
一、世界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 | 第16-18页 |
二、世界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世界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| 第19-30页 |
第一节 优化高中生学习世界历史的过程 | 第19-23页 |
一、激发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 | 第19-20页 |
二、培养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| 第20-21页 |
三、有助于增强学生记忆世界历史知识 | 第21-22页 |
四、陶冶学生的情操,激发学生情感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丰富高中世界历史教材资源 | 第23-25页 |
一、增加课堂容量,提高课堂效率 | 第23-24页 |
二、摆脱时空限制,还原历史现象 | 第24页 |
三、丰富教材内容,完整教材体系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| 第25-27页 |
一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| 第25-26页 |
二、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| 第26-27页 |
第四节 应对高考题型变化的需要 | 第27-30页 |
一、利于情境的创设,以境触情 | 第27页 |
二、利于教材的整合,宏观把握 | 第27-28页 |
三、利于新史料融入,构建新史观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世界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误区与不足 | 第30-36页 |
第一节 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| 第30-31页 |
一、多媒体教学无足轻重 | 第30页 |
二、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材料选取上的误区 | 第31-32页 |
一、过度运用新史料,脱离课本 | 第31页 |
二、过度讲究形式“花俏”,脱离学生实际 | 第31-32页 |
三、过度增加容量,模糊重难点 | 第32页 |
第三节 师生关系上的误区 | 第32-36页 |
一、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| 第32-33页 |
二、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| 第33-36页 |
第四章 优化高中世界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策略 | 第36-44页 |
第一节 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能力 | 第36-38页 |
一、树立正确意识,科学使用 | 第36-37页 |
二、加强理论学习,与时俱进 | 第37页 |
三、提高实际能力,新旧并用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提高高中生适应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能力 | 第38-39页 |
一、培养学习习惯,适应现代教学 | 第38-39页 |
二、改进学习方法,融入现代教学 | 第39页 |
第三节 重视教材的整合与现代化体系的构建 | 第39-42页 |
一、整合教材,化繁为简 | 第39-41页 |
二、设计实效,恰到好处 | 第41-42页 |
第四节 重视课程评价体系的现代化运用 | 第42-44页 |
一、收集信息,及时反馈 | 第42-43页 |
二、分层教学,注重个体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 | 第48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1页 |
后记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