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科学论文--食品化学论文

青稞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特性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-22页
    1.1 青稞蛋白的提取与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青稞蛋白质的提取第13-14页
    1.2 青稞蛋白质的营养特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青稞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青稞蛋白质组分第15页
    1.3 青稞蛋白质的结构特性第15-16页
    1.4 青稞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第16-18页
    1.5 青稞的加工应用与前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青稞加工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青稞发展前景第19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技术路线第20-22页
第二章 青稞蛋白质的营养特性第22-2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2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材料与试剂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仪器与设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试验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3 结果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氨基酸含量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蛋白质营养评价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胃蛋白酶体外消化特性第26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青稞蛋白质的结构特性第27-3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材料与试剂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仪器与设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3.3 结果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巯基含量的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X-射线衍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DSC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二级结构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圆二色谱测二级结构第32-33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33-34页
第四章 青稞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第34-4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材料与试剂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仪器与设备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试验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4.3 结果分析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溶解性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吸水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吸油性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起泡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乳化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表面疏水性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青稞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关系第39-41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41-42页
第五章 碱性蛋白酶酶解青稞蛋白质的酶解动力学第42-4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2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材料与试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仪器与设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试验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5.3 结果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蛋白酶的筛选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酶解动力学参数的确定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酶解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蛋白酶失活速率常数的确定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动力学模型验证第48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48-49页
第六章 青稞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第49-55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6.2 材料与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材料与试剂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仪器与设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试验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 6.3 结果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水解度对青稞多肽浓度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青稞多肽总还原能力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青稞多肽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青稞多肽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青稞多肽螯合亚铁离子能力第53-54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54-55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5-57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作者简介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茂基金属超支化聚合物/石墨烯电化学增敏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
下一篇: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