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游戏场景设计与实现--以小学科学课程为例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| ·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5页 |
| ·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 | 第10-12页 |
| ·关于游戏场景设计的研究 | 第12-15页 |
| ·小结 | 第15页 |
| ·研究内容、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5页 |
| ·概念界定 | 第17-20页 |
| ·游戏 | 第17页 |
| ·教育游戏 | 第17-19页 |
| ·游戏场景 | 第19-20页 |
| ·游戏场景设计 | 第20页 |
| ·相关理论基础及对游戏场景的启示 | 第20-25页 |
| ·伽达默尔游戏理论及启示 | 第20页 |
| ·Malone 内在动机理论及启示 | 第20-22页 |
| ·沉浸理论及启示 | 第22-23页 |
| ·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及启示 | 第23-25页 |
| 第3章 教育游戏场景设计的分析 | 第25-46页 |
| ·教育游戏场景分类 | 第25-26页 |
| ·教育游戏场景设计原则 | 第26-30页 |
| ·教育性原则 | 第26-27页 |
| ·娱乐性原则 | 第27-28页 |
| ·交互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| ·艺术性原则 | 第29页 |
| ·创造性原则 | 第29-30页 |
| ·功能性原则 | 第30页 |
| ·教育游戏场景设计元素 | 第30-35页 |
| ·构图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透视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色彩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·光影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教育游戏场景设计流程 | 第35-44页 |
| ·教育内容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游戏者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·游戏内容分析 | 第40-44页 |
| ·教育游戏场景设计的评价标准 | 第44-46页 |
| 第4章 小学科学课程中教育游戏场景设计的实现 | 第46-70页 |
| ·场景设计工具 | 第46-48页 |
| ·场景手绘工具 | 第46-47页 |
| ·计算机制作工具 | 第47-48页 |
| ·《Stars Move》教育内容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·《Stars Move》学科内容选择 | 第48-49页 |
| ·教学要素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《Stars Move》游戏场景设计 | 第50-59页 |
| ·教育游戏设计目标 | 第50-51页 |
| ·教育游戏场景选择 | 第51页 |
| ·游戏场景策划 | 第51-54页 |
| ·概念设计 | 第54-57页 |
| ·其他设计 | 第57-59页 |
| ·游戏场景制作实现 | 第59-66页 |
| ·模型制作 | 第59-62页 |
| ·材质贴图 | 第62-63页 |
| ·灯光设置 | 第63-64页 |
| ·渲染出图 | 第64-66页 |
| ·场景效果分析 | 第66-70页 |
| ·场景满意度分析 | 第66-69页 |
| ·场景设计的总结与反思 | 第69-70页 |
|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·研究总结 | 第70页 |
| ·未来展望 | 第70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| 附录 游戏场景评价体系表 | 第76-78页 |
| 致谢 | 第78-79页 |
| 附: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