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话教学模式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一、引言 | 第7-9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| 第7-8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二、对话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9-11页 |
(一) 传统“对话学习”理念 | 第9页 |
(二) 现代“对话学习”理念 | 第9-10页 |
(三) 新课程观念对“对话学习”起到促进作用 | 第10-11页 |
三、美术欣赏对话教学的内涵 | 第11-17页 |
(一) 对话式教学的含义 | 第11页 |
(二) 对话教学研究的误区和局限 | 第11-12页 |
(三) 美术欣赏课对话教学实施的前提 | 第12-13页 |
(四) 美术欣赏课对话教学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(五) 美术欣赏课对话教学的展开方式 | 第14-17页 |
四、美术欣赏课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| 第17-23页 |
(一) 美术欣赏课对话教学目标设计 | 第17-18页 |
(二) 美术欣赏课对话教学话题设计 | 第18-19页 |
(三) 美术欣赏课对话教学实施过程 | 第19-21页 |
(四) 美术欣赏课对话教学的评价 | 第21-23页 |
五、美术欣赏课对话教学的实例及评析 | 第23-28页 |
(一) 《格尔尼卡》的教学设计 | 第23-24页 |
(二) 课堂记录及分析 | 第24-26页 |
(三) 评价表设计,评价结果统计分析 | 第26-28页 |
结语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1页 |
致谢 | 第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