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常用外国语论文--英语论文--写作、修辞论文--翻译论文

从“翻译目的论”角度看政治、文化因素对英汉交替传译的影响--以2012年“两会”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为例

致谢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摘要第10-13页
第一章 导言第13-14页
第二章 “翻译目的论”理论基础第14-19页
   ·“翻译目的论”的定义和发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“翻译目的论”的定义第14页
     ·“翻译目的论”的发展第14-16页
   ·翻译目的论的原则第16-19页
     ·目的原则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连贯原则第17页
     ·忠实原则第17-19页
第三章 从“翻译目的论”角度看英汉交替传译中译者应秉持的原则第19-22页
   ·以准确传递信息为原则第19页
   ·以“忠实源语”为原则第19-20页
   ·以顺畅达到跨文化交际效果为原则第20-22页
第四章 2012年温家宝总理“两会”答中外记者问中所反映的政治、文化因素及其特点第22-26页
   ·“两会”型口译现场的特殊性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具有政治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特殊的文化现象第23页
   ·具有“记者招待会”的鲜明特点第23-26页
     ·压力大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互动性第24页
     ·时效性第24页
     ·文化多元性第24-26页
第五章 政治、文化因素对英汉交替传译的影响第26-31页
   ·政治因素的影响第26-28页
     ·译员身份的政治色彩第26页
     ·语料的政治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译入语的政治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·文化因素的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 ·语言的差异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思维模式不同第29-31页
第六章 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涉及政治、文化因素的难点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·数字问题第31页
   ·古文和诗词第31-32页
   ·敏感问题第32-33页
   ·专有名词第33-34页
第七章 结论第34-35页
参考文献第35-37页
附录第37-68页
个人简历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交替传译中信息缺失现象及应对政策--以《2011年两会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》为例
下一篇:释意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--以温家宝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