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| 第10-13页 |
·本研究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·文化式汉字教学的界定及相关说明 | 第14-15页 |
·印尼 Bonavita 高中汉字教学的基本情况及文化式汉字教学的实验假设 | 第15-17页 |
2 四季时序的出现及发展 | 第17-25页 |
·古人对春夏秋冬的关注点 | 第17-18页 |
·“春”的字形演变与意义发展 | 第18-20页 |
·“夏”的字形演变与意义发展 | 第20-21页 |
·“秋”的字形演变与意义发展 | 第21-23页 |
·“冬”的字形演变与意义发展 | 第23-25页 |
3 “春夏秋冬”文化式汉字教学实际教学方法与策略 | 第25-33页 |
·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设计 | 第25-31页 |
·春的教学设计 | 第25-27页 |
·夏的教学设计 | 第27-28页 |
·秋的教学设计 | 第28-30页 |
·冬的教学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教学设计拓展 | 第31-33页 |
4 教学测试与效果分析 | 第33-38页 |
·被试的基本信息 | 第33页 |
·教学测试统计 | 第33-35页 |
·测试内容 | 第33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测试效果 | 第34-35页 |
·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教学启示 | 第36-38页 |
5 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附录 A:教学实验测试题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