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KANO模型的雇主品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18页 |
·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6页 |
·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述评 | 第18-33页 |
·Kano 模型 | 第18-23页 |
·Kano 模型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·Kano 模型的应用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Kano 模型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21页 |
·Kano 模型的优势 | 第21-22页 |
·卡诺理论综述小结 | 第22-23页 |
·雇主品牌文献综述 | 第23-25页 |
·品牌概念的界定 | 第23-24页 |
·雇主品牌的概念 | 第24-25页 |
·雇主品牌与形象品牌、产品品牌的区别 | 第25页 |
·国内现有雇主品牌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| 第25-33页 |
·翰威特中国最佳雇主评选 | 第26-28页 |
·中央电视台最佳雇主评选 | 第28-29页 |
·中华英才网最佳雇主评选 | 第29-31页 |
·三种指标体系的评价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基于 Kano模型的雇主品牌指标体系研究 | 第33-47页 |
·基于 Kano 模型的雇主品牌指标抽取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雇主品牌调查对象的选取 | 第33页 |
·国内外雇主品牌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雇主品牌评价指标的收集与评价 | 第35页 |
·基于 Kano 模型的问卷设计 | 第35-36页 |
·Kano 问卷层次划分基础 | 第36-39页 |
·Kano 模型符号 | 第36-37页 |
·Kano 模型本身存在的两个问题 | 第37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 | 第37-39页 |
·问卷数据的输入输出 | 第39-40页 |
·Kano 问卷数据处理 | 第40-45页 |
·分析工具和方法 | 第40页 |
·样本结构 | 第40页 |
·数据统计 | 第40-44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44-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雇主品牌评价指标权重设置 | 第47-58页 |
·层次分析法简介 | 第47-52页 |
·层次分析法建模及步骤 | 第47-51页 |
·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| 第51-52页 |
·权重设置过程 | 第52-56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52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52-56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雇主品牌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| 第58-64页 |
·公司背景资料 | 第58-59页 |
·A 公司背景 | 第58页 |
·B 公司背景 | 第58-59页 |
·雇主品牌评价 | 第59-60页 |
·雇主品牌评价结果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对策和建议 | 第61-6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8页 |
·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| 第64-66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4-65页 |
·管理建议 | 第65-66页 |
·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| 第66-68页 |
·研究的局限性 | 第66页 |
·未来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附录 A 雇主品牌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1 | 第71-73页 |
附录 B 雇主品牌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2 | 第73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