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 绪论第8-14页
   ·本文问题提出的背景第8-9页
   ·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的界定第9-10页
     ·网络游戏第9-10页
     ·角色扮演网络游戏第10页
     ·青少年学生第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德育共识第11-12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-14页
2 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内容及特点分析第14-19页
   ·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概念及起源第14-16页
     ·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定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角色扮演网络游戏的起源第15-16页
   ·角色扮演网络游戏的特点第16-19页
     ·独特的文化属性第16页
     ·多种角色的扮演第16页
     ·新奇的功能道具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及时的更新游戏第17页
     ·操纵技巧和团体配合第17页
     ·模拟社群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即时线上线下交流第18-19页
3 当代青少年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调查分析第19-25页
   ·个案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·问卷调查第20-23页
     ·调查目的第20页
     ·问卷设计及发放第20页
     ·数据统计第20-23页
   ·青少年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行为类型的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探索型第23页
     ·成就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社交型第24页
     ·娱乐休闲型第24页
     ·逃避现实型第24页
     ·功利型第24-25页
4 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影响第25-32页
   ·当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特征及“引力因子”概念的提出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当代青少年思想及行为的特点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“引力因子”概念的提出第26页
   ·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品德的积极影响第26-29页
     ·帮助青少年建立了交友的平台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第27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和实现目标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缓解青少年学生的压力第28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团队意识、合作精神第28-29页
   ·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品德的消极影响第29-32页
     ·沉迷网络导致游戏成瘾学业荒废第29页
     ·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第29页
     ·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危害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混乱青少年的自我认知,引发心理障碍第30-32页
5 结合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“引力因了”的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对策研究第32-38页
   ·家庭内部“无障碍的沟通交流”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第32页
     ·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第32-33页
   ·运用“引力因子”改进学校教育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·身份转换——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第33页
     ·设立奖励机制——转变教育观念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及时沟通交流——改善教育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激发探索欲望——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情感引导——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第36页
   ·营造绿色网络的社会环境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坚决取缔“黑网吧”第36页
     ·加大网络游戏产业监管力度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积极开发教育游戏软件第37-38页
结语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附录一第43-45页
附录二第45-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永修县面向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对策研究
下一篇: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