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| ·引言 | 第12页 |
| ·研究对象和有关术语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| ·选题的来源和依据 | 第13-14页 |
| ·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·已有的研究成果、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设想 | 第15-20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| ·存在以下不足 | 第19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| ·语料来源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动词基本形式进入被字句的多角度描写 | 第21-34页 |
| ·引言 | 第21页 |
| ·数量 | 第21-22页 |
| ·动词基本形式和动词复杂形式的数量统计 | 第21页 |
| ·对比与结论 | 第21-22页 |
| ·结构特征 | 第22-24页 |
| ·动词基本形式和复杂形式的结构特征统计 | 第22-23页 |
| ·对比与结论 | 第23-24页 |
| ·语义特征 | 第24-30页 |
| ·动词基本形式和复杂形式的语义特征统计 | 第24-30页 |
| ·对比与结论 | 第30页 |
| ·补偿成分分布 | 第30-33页 |
| ·动词基本形式和复杂形式的补偿成分分布统计 | 第30-31页 |
| ·对比与结论 | 第31-33页 |
| ·总结 | 第33-34页 |
| 第三章 动词结构、语义特征与基本形式被字句 | 第34-45页 |
| ·引言 | 第34页 |
| ·结构特征的制约 | 第34-39页 |
| ·单纯词 | 第34-35页 |
| ·复合式动词 | 第35-38页 |
| ·附加式动词(化尾动词) | 第38-39页 |
| ·语义特征的制约 | 第39-43页 |
| ·语义配价特征——多价性 | 第39-40页 |
| ·语义情状特征——动作性、结果性 | 第40-42页 |
| ·语义义素特征------“损义”、“失义” | 第42-43页 |
| ·结论 | 第43-45页 |
| 第四章 “补偿成分”与基本形式被字句 | 第45-64页 |
| ·引言 | 第45页 |
| ·“补偿成分”的分类 | 第45-56页 |
| ·“直接补偿成分”的分类 | 第46-50页 |
| ·“A”位置上“直接补偿成分”的分类 | 第46-49页 |
| ·“NP_2 ” | 第49-50页 |
| ·“间接补偿成分”的分类 | 第50-56页 |
| ·吸纳补偿 | 第50页 |
| ·关联补偿 | 第50-56页 |
| ·“补偿成分”的隐现规律 | 第56-58页 |
| ·“补偿成分”的动因 | 第58-63页 |
| ·汉语完句成分的制约 | 第58-60页 |
| ·“被字句”句式语义的制约 | 第60-62页 |
| ·汉语韵律节奏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| ·结论 | 第63-64页 |
| 第五章 基本形式被字句在不同语体中的考察 | 第64-69页 |
| ·引言 | 第64页 |
| ·语体的分类及说明 | 第64-65页 |
| ·基本形式被字句在多种语体中分布考察 | 第65-67页 |
| ·结论 | 第67-69页 |
| 第六章 余论 | 第69-71页 |
| ·引言 | 第69页 |
| ·对本文内容的总结 | 第69-70页 |
| ·本文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| 附录 | 第74-84页 |
| 附录一:以基本形式进入被字句的动词一览表 | 第74-77页 |
| 附录二:以复杂形式进入被字句的动词一览表 | 第77-82页 |
| 附录三:兼以基本形式和复杂形式进入被字句的动词一览表 | 第82-84页 |
| 后记 | 第84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