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(二) 课题研究的现状 | 第9-11页 |
(三) 本文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一、《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》中的美术鉴赏要求 | 第11-13页 |
(一) 新课程中美术鉴赏的定义及解读 | 第11-12页 |
(二) 新课程中美术鉴赏的内容标准 | 第12-13页 |
1. 新课程中美术鉴赏的学习内容 | 第12-13页 |
2. 新课程中美术鉴赏的能力要求 | 第13页 |
二、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心理的建构 | 第13-20页 |
(一) 美术鉴赏教学的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 艺术乃“人人皆生知” | 第14页 |
2. “接受”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14-15页 |
3. 美术鉴赏教学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(二) 高中生审美心理的特质 | 第16-18页 |
1. 高中生审美心理结构 | 第16-17页 |
2. 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 | 第17-18页 |
(三)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心理建构的结合 | 第18-20页 |
1.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高中生审美心理建构的意义 | 第18-19页 |
2. 如何使美术鉴赏教学符合高中生审美心理特质 | 第19-20页 |
三、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分析 | 第20-27页 |
(一) 几种教学模式 | 第21-23页 |
1. “传递──接受”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| 第21页 |
2. “教师主控”的课堂教学模式 | 第21-22页 |
3. “过度”型的课堂教学 | 第22-23页 |
4. “抛锚”式教学模式 | 第23页 |
(二) 高中美术鉴赏课调查及其面临的问题分析 | 第23-27页 |
1. 高中美术鉴赏课现状调查 | 第23-24页 |
2. 高中美术鉴赏课面临的问题分析 | 第24-27页 |
四、美术鉴赏教学中高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策 | 第27-40页 |
(一) 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——以《美在民间》为例 | 第27-29页 |
(二)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——以《西方美术之源》为例 | 第29-34页 |
1. 美术鉴赏课《西方美术之源》课堂还原 | 第29-32页 |
2. 对《西方美术之源》这一教学过程的分析 | 第32-34页 |
(1) 教学过程中的特色 | 第32-33页 |
(2) 存在的问题与教学反思 | 第33-34页 |
(三) 教学思索:在鉴赏教学实践中培养审美能力的方法 | 第34-40页 |
1. 实现课堂互动,营造和谐审美环境 | 第34-36页 |
2. 紧扣学科特点,强调基本审美知识 | 第36-37页 |
3. 展开对比鉴赏,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| 第37-39页 |
4. 传授鉴赏方法,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| 第39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附录 | 第41-43页 |
注释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后记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