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化学论文

基于“活动—建构”的“物质的量”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9页
1 问题的提出第9-11页
   ·研究的理论意义第9页
   ·研究的实践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“物质的量”概念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物质的量教学的认知价值第10页
     ·物质的量教学的情意价值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物质的量在教学的应用价值第11页
2 文献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·“物质的量”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11-13页
   ·物质的量教学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比较及启示第14-15页
3 研究的目的、任务和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任务第16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6页
4 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-22页
   ·教学设计概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教学设计的涵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第17-18页
   ·活动教学论第18-20页
   ·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第20-21页
   ·“活动-建构”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第21-22页
   ·活动-建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区别第22页
5 调查研究第22-29页
   ·高一学生物质的量前概念的测查第22-27页
     ·测查内容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调查研究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·测查样本的选取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测查过程第24页
     ·前测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:第24-27页
   ·对高二 A、B、C 三种班级层次学生的访谈第27-28页
   ·对化学教研组各层次教师的访谈第28-29页
6 物质的量教学设计第29-42页
   ·教材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·学情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·课标分析第31页
   ·教学目标第31-32页
   ·重难点第32页
   ·教学策略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·教学设计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·教学过程设计第36-42页
7 基于“活动-建构”的“物质的量”教学实践第42-46页
   ·研究的具体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样本设计第43页
     ·对照班的选取第43页
     ·分组设计类型第43页
     ·变量选取第43-44页
   ·后测实施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后测与访谈第44页
     ·后测数据处理第44-46页
8.研究结论及展望第46-49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46-47页
   ·研究不足第47-48页
   ·对未来展望第48-49页
注释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附录第52-67页
 附录1:高一学生“物质的量”前概念测查第52-55页
 附录2:对高二学生的访谈材料第55-56页
 附录3:物质的量后测材料第56-58页
 附录4:物质的量课时学案第58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
下一篇: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