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| 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|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| 一、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| 二、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| 第三节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第四节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| 第五节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第二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综述 | 第11-20页 |
| 第一节 相关概念 | 第11页 |
| 一、 教学设计 | 第11页 |
| 二、 信息化教学 | 第11页 |
| 三、 信息化教学设计 | 第11页 |
|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| 第11-12页 |
| 一、 重视教学情景的设计 | 第11-12页 |
| 二、 注重协作活动的设计 | 第12页 |
| 三、 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核心 | 第12页 |
| 四、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| 第12页 |
| 五、 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| 第12页 |
|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内容 | 第12-19页 |
| 一、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| 第13页 |
| 二、 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 | 第13-14页 |
| 三、 学习资源、支持工具设计 | 第14-15页 |
| 四、 教学过程设计 | 第15-17页 |
| 五、 学生作品范例设计 | 第17页 |
| 六、 学习评价量规设计 | 第17-18页 |
| 七、 实施单元教学计划 | 第18页 |
| 八、 学习评价、交流与反思 | 第18-19页 |
| 第四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 | 第19-20页 |
| 第三章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及培养模式现状的个案调查 | 第20-30页 |
| 第一节 调查问卷总体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一、 调查对象 | 第20页 |
| 二、 调查方法与内容 | 第20页 |
| 三、 调查问卷的检验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分析 | 第21-26页 |
| 一、 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分析能力现状 | 第21-25页 |
| 二、 通过访谈+教学观摩分析能力现状 | 第25-26页 |
| 第三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| 第26-30页 |
| 一、 影响培训效果的因子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二、 聚类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第四章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| 第30-36页 |
| 第一节 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关理论 | 第30-32页 |
| 一、 成人学习理论 | 第30页 |
| 二、 任务驱动理论 | 第30-31页 |
| 三、 建构主义学习观 | 第31-32页 |
| 第二节 培养模式的构建 | 第32-36页 |
| 一、 明确培训原则 | 第33页 |
| 二、 确定培训目标 | 第33-34页 |
| 三、 强化培训队伍 | 第34页 |
| 四、 定制培训内容 | 第34页 |
| 五、 创设培训环境 | 第34-35页 |
| 六、 设计培训策略 | 第35页 |
| 七、 监管培训质量 | 第35-36页 |
| 第五章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应用实践 | 第36-53页 |
| 第一节 集体培训过程 | 第36-48页 |
| 一、 培训对象 | 第36页 |
| 二、 划分学习小组 | 第36-37页 |
| 三、 多媒体集体面授+案例教学 | 第37-45页 |
| 四、 技能操作+上机考核 | 第45-47页 |
| 五、 小组协作作品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第二节 培训结果测评 | 第48-51页 |
| 第三节 后续长期培养过程 | 第51-52页 |
| 一、 网络自主学习 | 第51页 |
| 二、 校本实践活动 | 第51-52页 |
| 第四节 后续评价 | 第52-53页 |
| 第六章 结语 | 第53-55页 |
| 第一节 模式研究亮点 | 第53页 |
| 第二节 培养模式构建的不足之处 | 第53-54页 |
| 第三节 未来展望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| 附录 | 第57-61页 |
|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