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引论 | 第11-16页 |
| 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| 二、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| 第11-14页 |
| 三、研究目的和思路 | 第14页 |
| 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家群体现象的形成 | 第16-22页 |
| ·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家形成的原因 | 第16-18页 |
| 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| 第16页 |
| ·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| 第16页 |
| ·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 | 第16-17页 |
| ·西方教育学发展的推动 | 第17-18页 |
| ·中国教育学建设的需要 | 第18页 |
| ·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家形成的标志 | 第18-22页 |
|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家群体特征分析 | 第22-27页 |
| ·肩负教育救国的历史使命 | 第22页 |
| ·出生地域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 | 第22-24页 |
| ·大多具有国外留学的经历 | 第24-25页 |
| ·以教育学研究为己任 | 第25页 |
| ·具有丰富的教育和教学实践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家群体对教育学发展的贡献 | 第27-38页 |
| ·推进了西方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 | 第27-29页 |
| ·以日本为媒介译介教育学 | 第28页 |
| ·直接引进美国的教育学 | 第28-29页 |
| ·推动了教育学在中国的建设 | 第29-35页 |
| ·出版教育刊物和工具书 | 第29-30页 |
| ·编写教育学著作和教材 | 第30页 |
| ·探索教育学中国化 | 第30-31页 |
| ·探求教育学的科学化 | 第31-32页 |
| ·构建教育学学科体系 | 第32-35页 |
| ·培养了教育学专业人才 | 第35-38页 |
| 第四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家群体现象的历史启示 | 第38-41页 |
| ·要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去建设 | 第38页 |
| ·要具有多学科的背景和视野 | 第38页 |
| ·要把建设中国教育学作为追求和理想 | 第38-39页 |
| ·要把教育学研究作为自己生命的内在构成 | 第39页 |
| ·要在教育学领域实现中西融合 | 第39页 |
| ·要重视教育学著作的出版 | 第39-40页 |
| ·要重视教育学人才培养 | 第40-41页 |
| 结束语 | 第41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| 附录一 | 第45-47页 |
| 附录二 | 第47-52页 |
| 附录三 | 第52-53页 |
| 附录四 | 第53-65页 |
| 发表文章目录 | 第65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
|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