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关于霍桑与《红字》 | 第10-11页 |
·关于中译本与译者 | 第11-13页 |
·选题动机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回顾 | 第14-20页 |
·理论背景 | 第14-16页 |
·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7-18页 |
·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《红字》的研究与霍桑的女性意识 | 第20-27页 |
·《红字》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| 第20-22页 |
·《红字》的构思与霍桑的女性意识 | 第22-25页 |
·《红字》的主题探讨 | 第25-26页 |
·《红字》中的海丝特形象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译者主体性与海丝特形象的传译 | 第27-42页 |
·译者的主体性 | 第27-30页 |
·不同性别译者对海丝特形象的不同传译 | 第30-41页 |
·肖像描写的传译 | 第30-33页 |
·动作描写的传译 | 第33-34页 |
·语言描写的传译 | 第34-38页 |
·心理描写的传译 | 第38-41页 |
·男女译者的译著特征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附录一 霍桑主要著作年表(1828-1864) | 第46-48页 |
附录二 《红字》在中国的研究性资料辑录(1980-2008) | 第48-56页 |
后记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