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外关于职业高原的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外关于职业生涯的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溯源 | 第17-25页 |
2.1 职业高原的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7-19页 |
2.1.1 职业高原的定义 | 第17页 |
2.1.2 职业高原的测量及其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1.3 职业高原影响因素 | 第18页 |
2.1.4 职业高原的危害后果 | 第18-19页 |
2.2 职业生涯的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9-25页 |
2.2.1 职业生涯的定义 | 第19-20页 |
2.2.2 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| 第20-21页 |
2.2.3 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| 第21-22页 |
2.2.4 职业生涯的影响因素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AXX公司高级人才职业生涯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5-41页 |
3.1 AXX公司简介 | 第25-31页 |
3.1.1 经营状况 | 第25页 |
3.1.2 战略目标 | 第25-26页 |
3.1.3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| 第26-31页 |
3.2 AXX公司高级人才的内涵与特点 | 第31-33页 |
3.2.1 高级人才界定公式 | 第31页 |
3.2.2 高级人才的稀缺性 | 第31-32页 |
3.2.3 AXX公司高级人才特点 | 第32-33页 |
3.3 AXX公司高级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| 第33-41页 |
3.3.1 个案访谈 | 第34-37页 |
3.3.2 高级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.3 高级人才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AXX公司高级人才职业高原与职业生涯的关系研究 | 第41-67页 |
4.1 职业高原与职业生涯的维度构建 | 第41-43页 |
4.1.1 职业高原的维度构建 | 第41-42页 |
4.1.2 职业生涯的维度构建 | 第42-43页 |
4.2 职业高原与职业生涯的关系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| 第43-45页 |
4.2.1 研究假设 | 第43-44页 |
4.2.2 研究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3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| 第45-47页 |
4.3.1 问卷设计 | 第45页 |
4.3.2 数据采集 | 第45-47页 |
4.4 数据分析 | 第47-65页 |
4.4.1 数据处理 | 第47页 |
4.4.2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| 第47-54页 |
4.4.3 相关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4-59页 |
4.4.4 相关性分析 | 第59-61页 |
4.4.5 回归分析 | 第61-65页 |
4.5 结果讨论 | 第65-67页 |
第五章 基于职业高原的AXX公司高级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策略研究 | 第67-72页 |
5.1 组织层面的应对策略 | 第67-69页 |
5.1.1 设置有效的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 | 第67页 |
5.1.2 保障职业生涯通道的多样化和可持续性 | 第67-68页 |
5.1.3 打造公平积极的组织文化 | 第68页 |
5.1.4 工作体验再设计 | 第68页 |
5.1.5 协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冲突 | 第68-69页 |
5.2 个人层面的应对策略 | 第69-72页 |
5.2.1 调整心态,快乐工作 | 第69页 |
5.2.2 自省探索,驾驭职场 | 第69页 |
5.2.3 勇敢担当,激流勇进 | 第69-70页 |
5.2.4 自我修炼,夯实竞争力 | 第70页 |
5.2.5 适度宣泄,保持高效率 | 第70-7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5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2-73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6.2.1 研究不足 | 第73-74页 |
6.2.2 研究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附录:AXX公司高级人才职业生涯调查问卷 | 第79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