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1-15页 |
(一)研究缘起 | 第11-12页 |
1.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性 | 第11页 |
2.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时代发展的要求 | 第11-12页 |
(二)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2-15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5-23页 |
(一)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1.行为与教学行为 | 第15-16页 |
2.课堂教学行为 | 第16页 |
(二)文献综述 | 第16-23页 |
1.教师教学行为阶段概况 | 第16-17页 |
2.教师教学行为模式概况 | 第17-19页 |
3.对于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概况 | 第19-23页 |
三、研究设计 | 第23-27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23-24页 |
1.开始阶段 | 第23页 |
2.实施阶段 | 第23页 |
3.总结阶段 | 第23-24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24页 |
1.文献法 | 第24页 |
2.课堂观察法 | 第24页 |
3.访谈法 | 第24页 |
(三)研究对象 | 第24页 |
(四)研究工具 | 第24-25页 |
1.课堂观察量表 | 第24-25页 |
2.访谈提纲 | 第25页 |
(五)研究内容 | 第25页 |
(六)数据分析和资料处理 | 第25-27页 |
四、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(试行)》下的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应然取向 | 第27-31页 |
(一)专业能力要素对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要求 | 第27-29页 |
1.教学设计能力对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导 | 第27页 |
2.教学实施能力对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支撑 | 第27-28页 |
3.管理教育能力对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提升 | 第28页 |
4.教育教学评价能力对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完善 | 第28页 |
5.沟通合作能力对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拓展 | 第28页 |
6.反思发展能力对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升华 | 第28-29页 |
(二)专业能力要素与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关系 | 第29-31页 |
五、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分析 | 第31-43页 |
(一)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 | 第31-39页 |
1.地理课堂讲授行为 | 第31-33页 |
2.地理课堂呈现行为 | 第33-36页 |
3.地理课堂管理行为 | 第36-39页 |
(二)不同教龄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| 第39-43页 |
1.半年教龄地理教师 | 第39-40页 |
2.13年教龄地理教师 | 第40-41页 |
3.31年教龄地理教师 | 第41-43页 |
六、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 | 第43-49页 |
(一)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| 第43-45页 |
1.地理教师专业知识的影响 | 第43页 |
2.地理教师专业技能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学生自身基础情况的影响 | 第44页 |
4.地理教师评价方式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5.地理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 | 第45页 |
(二)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改进 | 第45-49页 |
1.加强地理教师专业理论学习 | 第45-46页 |
2.提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机会 | 第46-47页 |
3.教学任务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| 第47页 |
4.教师评价标准的转变 | 第47页 |
5.地理教育目标的转变 | 第47-49页 |
七、研究结果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(一)研究结果 | 第49-50页 |
1.地理教师讲授行为 | 第49页 |
2.地理课堂呈现行为 | 第49-50页 |
3.课堂教学管理行为 | 第50页 |
(二)不足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 | 第54-71页 |
附录一 | 第54-57页 |
附录二 | 第57-70页 |
附录三 | 第70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