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地理论文

智慧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--以合肥七中为例

内容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智慧课堂技术的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地理教学方面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智慧课堂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现状评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未来研究方向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践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思路与实验方案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实验方案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-23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智慧课堂技术的概念和特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智慧课堂技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特点第21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教育学基础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理学基础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系统论基础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智慧课堂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基础第22-23页
3 应用调查研究设计第23-26页
    3.1 调研对象第23页
    3.2 调研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问卷调查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观察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谈话法第24页
    3.3 调研过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问卷编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预调查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地调查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数据收集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数据统计分析第25-26页
4 应用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4.1 智慧课堂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4.2 智慧课堂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实际效果分析第27页
    4.3 智慧课堂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优缺点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4.4 学生提出的关于智慧课堂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第29页
    4.5 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行为结果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4.6 针对教师的智慧课堂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结果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智慧课堂教学的使用和推广情况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智慧课堂教学的实用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在没有智慧课堂设备的情况下怎样处理好课堂教学过程第32-33页
5 结论与建议第33-40页
    5.1 智慧课堂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优点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突出教学重点、突破难点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增加课堂知识容量,提高教学效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培养学生的能力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提高地理教师素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其他优势第35-36页
    5.2 智慧课堂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不足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地理教师的智慧课堂技术运用不娴熟,影响教学效果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化,学生自主思维减少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过于依赖智慧课堂,影响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智慧课堂教学信息量大,影响学生接受能力第37-38页
    5.3 智慧课堂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建议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在智慧课堂资源的搜集和制作上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在智慧课堂方式的选择与教学实际需求上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在智慧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上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在地理教学与科研人才的信息技术素质培养上第39-40页
6 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5页
附:问卷1第45-47页
附:问卷2第47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地理“双动两案”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--以《农业区位因素》为例
下一篇:初中地理的有效复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