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地理论文

佤族学生家庭背景因素与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--以沧源民族中学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缘由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旅游业的发展对沧源佤族地区社会造成冲击第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佤族特殊的教育发展历史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新课改对地理课程的要求第10-11页
    第二节 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践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习效率的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地理学习效率研究综述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佤族教育及儿童的研究综述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学生家庭背景研究综述第17-19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第19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理论基础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代际传递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差异教学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第二节 概念界定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地理学习效率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家庭背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学生学习行为第24-25页
第三章 沧源佤族地区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第一节 佤族概况第25页
    第二节 沧源佤族自治县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概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旅游业的发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沧源佤族自治县教育发展第26-27页
第四章 家庭背景与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实证研究第27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问卷及量表设计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生家庭背景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学习行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量表计分第28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沧源民族中学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被试样本构成第28-29页
    第三节 调查的实施第29-30页
第五章 学生家庭背景与地理学习效率分析第30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生基本信息描述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家庭背景总体状况描述第30-33页
    第二节 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第33-35页
    第三节 学生地理学习效率调查第35-37页
    第四节 学生学习行为与地理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第37-38页
    第五节 学生家庭背景因素与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分析第38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生自身因素与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关系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家庭背景与地理学习效率的关系第40-48页
第六章 结论分析与展望第48-59页
    第一节 结论与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因素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学生地理学习效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因素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第二节 建议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生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家长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教师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学校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教育主管部门及县级行政机关第57-58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附录第61-6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4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培养民族地区中职生化学自学能力的研究--以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为例
下一篇:对比分析新课改后内地高考卷与香港文凭卷--以中国历史部分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