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20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1.2.3 研究述评 | 第19-20页 |
1.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20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20-2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21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21-24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4-30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24-28页 |
2.1.1 素养、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| 第24-25页 |
2.1.2 人地关系、人地协调观的内涵 | 第25-27页 |
2.1.3 高考、地理高考和地理新高考 | 第27-28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8-30页 |
2.2.1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 | 第28页 |
2.2.2 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2.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考查人地协调观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| 第30-46页 |
3.1 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对人地协调观的要求 | 第30-33页 |
3.1.1 课程标准对人地协调观的要求 | 第30-31页 |
3.1.2 考试大纲对人地协调观的学业质量要求 | 第31-33页 |
3.2 全国Ⅰ卷与浙江新高考卷人地协调观试题的比较分析 | 第33-46页 |
3.2.1 考查分值及分值结构的比较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2.2 试题考查具体素养比较分析 | 第36-39页 |
3.2.3 试题材料的比较分析 | 第39-43页 |
3.2.4 试题设问的比较分析 | 第43-46页 |
第4章 全国Ⅰ卷余浙江新高考卷人地协调观试题设计特点及存在问题 | 第46-54页 |
4.1 全国Ⅰ卷高考试题设计特点及存在问题 | 第46-51页 |
4.1.1 试题设计的特点 | 第46-48页 |
4.1.2 试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| 第48-51页 |
4.2 浙江新高考卷高考试题设计特点及存在问题 | 第51-54页 |
4.2.1 试题设计的特点 | 第51-52页 |
4.2.2 试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| 第52-54页 |
第5章 地理试题命制与高中地理教学建议 | 第54-68页 |
5.1 地理试题命制建议 | 第54-61页 |
5.1.1 以“核心素养”立意,增强对人地协调观考查力度 | 第54页 |
5.1.2 以人口问题为主题,全面考查人地协调观 | 第54-56页 |
5.1.3 以区域发展问题为背景,考查具有时代性的人地关系问题 | 第56页 |
5.1.4 以情景材料为载体,恰当呈现问题情境 | 第56-59页 |
5.1.5 注重设问的思维性,考查学生地理能力 | 第59-61页 |
5.2 高中地理教学建议 | 第61-68页 |
5.2.1 “例—理”结合,促进学生领悟人地协调观 | 第61-64页 |
5.2.2 实施参与式教学,促进学生内化人地协调观 | 第64-65页 |
5.2.3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,促进学生践行人地协调观 | 第65-68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8-69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