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艺术纳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意义及其思考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现代艺术教学的意义 | 第10-15页 |
(一) 现代艺术纳入高中教育阶段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1、现代艺术与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相契合 | 第10-11页 |
2、学生情感与心理需要 | 第11-12页 |
(二) 对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存在必要性 | 第12-15页 |
1、顺应“读图时代”培养正向价值辨识能力 | 第12-13页 |
2、国民审美素养的与艺术修养的提升 | 第13-14页 |
3、多元创造力的塑造 | 第14-15页 |
二、现代艺术教育开展的原则 | 第15-20页 |
(一) 正向价值观导向原则 | 第15-16页 |
(二) 评价客观性原则 | 第16页 |
(三) 美学素养启蒙原则 | 第16-17页 |
(四) 知识传授与激发创造力相结合原则 | 第17-18页 |
(五) 尊重学生个体选择原则 | 第18-20页 |
三、现代艺术教育主题教学设计实施的分析与解读 | 第20-25页 |
(一) 高中美术鉴赏课备课阶段 | 第20-22页 |
1、现代艺术的启蒙与“适应天性”的融合 | 第20页 |
2、现代艺术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 | 第20-22页 |
(二) 高中美术鉴赏课实施阶段 | 第22-24页 |
1、现代艺术鉴赏素质的提升 | 第22页 |
2、现代艺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实施 | 第22-23页 |
3、高中学生参与现当代艺术问题的讨论 | 第23-24页 |
(三) 高中美术鉴赏课评价阶段 | 第24-25页 |
1、师生互评——尊重学生主体性 | 第24页 |
2、教师互评——达到课程优化 | 第24-25页 |
四、现代艺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实施案例 | 第25-33页 |
结束语 | 第33-34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致谢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