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工平台桩腿Q345/Q690焊接接头裂纹及力学性能的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海工平台高强钢的应用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海工平台用高强钢 | 第12-13页 |
1.2.2 海工平台桩腿用高强钢 | 第13-15页 |
1.3 海工平台高强钢焊接接头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3.1 焊缝金属强韧性匹配研究 | 第16页 |
1.3.2 高强钢焊接接头冷裂纹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3.3 高强钢焊缝显微组织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3.4 高强钢热影响区显微组织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4 材料焊接性能分析 | 第20-23页 |
1.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1.5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5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铁研模型的数值分析 | 第25-40页 |
2.1 焊接过程的有限元法 | 第25页 |
2.2 焊接温度场与应力场的控制方程 | 第25-27页 |
2.3 高斯热源模型 | 第27-28页 |
2.4 铁研模型接头温度场的ANSYS数值模拟 | 第28-31页 |
2.4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8-29页 |
2.4.2 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和选择单元类型 | 第29-30页 |
2.4.3 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过程模拟 | 第30-31页 |
2.5 焊接温度场和应力模拟结果 | 第31-39页 |
2.5.1 温度场计算结果 | 第31-32页 |
2.5.2 残余应力分布 | 第32-33页 |
2.5.3 预热温度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2.5.4 焊接热输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| 第35-39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焊接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案 | 第40-51页 |
3.1 焊接试验装置 | 第40-42页 |
3.1.1 焊接机器人系统 | 第40-41页 |
3.1.2 力学性能试验设备 | 第41页 |
3.1.3 金相分析设备 | 第41-42页 |
3.1.4 试样温度场测试设备 | 第42页 |
3.2 试验材料及焊接要求 | 第42-45页 |
3.2.1 试验用母材 | 第42-44页 |
3.2.2 试验用焊接材料 | 第44页 |
3.2.3 焊接要求 | 第44-45页 |
3.3 焊接试验方案 | 第45-50页 |
3.3.1 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 | 第45-46页 |
3.3.2 力学性能试验 | 第46-50页 |
3.3.3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研究 | 第5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4章 Q345/Q690接头裂纹率及形态分析 | 第51-65页 |
4.1 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 | 第51-56页 |
4.1.1 焊丝强度等级对裂纹率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4.1.2 焊接热输入对裂纹率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4.2 冷裂纹在接头区位置和形貌 | 第56-59页 |
4.2.1 宏观冷裂纹的位置和形貌 | 第56-57页 |
4.2.2 冷裂纹微观形貌 | 第57-59页 |
4.3 焊缝及熔合区的显微组织 | 第59-64页 |
4.3.1 焊缝区的显微组织 | 第59-61页 |
4.3.2 熔合区的显微组织 | 第61-6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5章 Q345/Q690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| 第65-80页 |
5.1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| 第65-73页 |
5.1.1 接头抗拉强度 | 第65-67页 |
5.1.2 接头冲击韧性 | 第67-73页 |
5.2 微观组织对焊接头强韧性的影响 | 第73-79页 |
5.2.1 焊缝显微组织 | 第73-74页 |
5.2.2 熔合区及热影响区显微组织 | 第74-7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6.1 总结 | 第80-81页 |
6.2 展望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