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第1章 序言 | 第9-13页 |
| 1.1 选题原因和意义 | 第9页 |
| 1.2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1.2.1 汉语惯用语的本体研究 | 第9-10页 |
| 1.2.2 惯用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| 第10-12页 |
| 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第2章 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汉语惯用语的再认识 | 第13-22页 |
| 2.1 什么是惯用语 | 第13页 |
| 2.2 惯用语应用的灵活性 | 第13-16页 |
| 2.3 惯用语群的分类 | 第16-22页 |
| 2.3.1 按词类划分 | 第16-19页 |
| 2.3.2 按内容划分 | 第19-22页 |
| 第3章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意义及难点 | 第22-25页 |
| 3.1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3.1.1 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| 第22页 |
| 3.1.2 有利于汉语词汇的教学 | 第22页 |
| 3.1.3 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| 第22-23页 |
| 3.2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难点 | 第23-25页 |
| 3.2.1 理解上的困难 | 第23-24页 |
| 3.2.3 使用上的困难 | 第24-25页 |
| 第4章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| 第25-31页 |
| 4.1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原则 | 第25-26页 |
| 4.1.1 根据社会发展及学习目标选择惯用语教学内容 | 第25页 |
| 4.1.2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惯用语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| 第25-26页 |
| 4.1.3 惯用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| 第26页 |
| 4.2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策略 | 第26-31页 |
| 4.2.1 语音语构语义语用四位一体精讲法 | 第26-27页 |
| 4.2.2 熟语对比法 | 第27-28页 |
| 4.2.3 设置语境法 | 第28页 |
| 4.2.4 惯用语群归纳法 | 第28-29页 |
| 4.2.5 追根溯源法 | 第29-31页 |
| 结语 | 第31-3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| 致谢 | 第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