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美学视角下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的审美再现--以《不列颠名胜》汉译为例
第一部分 翻译项目介绍 | 第5-6页 |
第二部分 翻译稿 | 第6-34页 |
第三部分 翻译研究报告 | 第34-56页 |
摘要 | 第34-35页 |
ABSTRACT | 第35页 |
第1章 翻译项目介绍及分析 | 第39-41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39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39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39-40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40-41页 |
第2章 翻译美学理论与景点介绍文本翻译 | 第41-46页 |
2.1 翻译美学理论概述 | 第41页 |
2.2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概述 | 第41-43页 |
2.2.1 翻译的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 | 第41-42页 |
2.2.2 翻译审美原则 | 第42-43页 |
2.2.2.1 “放”与“收” | 第42页 |
2.2.2.2 “虚”与“实” | 第42页 |
2.2.2.3 “隐”与“显” | 第42-43页 |
2.3 英文景点介绍文本的特点 | 第43页 |
2.4 英文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的难点 | 第43-44页 |
2.4.1 被动句的处理 | 第44页 |
2.4.2 文本逻辑的把握 | 第44页 |
2.5 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3章 翻译实例分析 | 第46-54页 |
3.1 翻译策略实例探析 | 第46-53页 |
3.1.1 增译法 | 第46-47页 |
3.1.2 省译法 | 第47-48页 |
3.1.3 拆分译法 | 第48-49页 |
3.1.4 词类转换法 | 第49-50页 |
3.1.5 被动转换法 | 第50-51页 |
3.1.6 语序优化法 | 第51-53页 |
3.1.6.1 按时间顺序调整 | 第51-52页 |
3.1.6.2 按逻辑顺序调整 | 第52-53页 |
3.2 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结论 | 第54-56页 |
4.1 项目翻译的研究结论及意义 | 第54页 |
4.2 不足与建议 | 第54-55页 |
4.3 小结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