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一、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9-13页 |
三、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民国时期省立一中教育概况 | 第14-20页 |
第一节民国时期湖南中学教育发展 | 第14-16页 |
一、初步发展阶段(1912-1919) | 第14-15页 |
二、曲折发展阶段(1920-1936) | 第15页 |
三、迅速发展阶段(1937-1945) | 第15-16页 |
四、恢复阶段(1946-1949) | 第16页 |
第二节 一中简介 | 第16-20页 |
一、一中之创办 | 第17页 |
二、一中办学概况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省立一中音乐教育概况 | 第20-36页 |
第一节 音乐课程教学 | 第20-25页 |
一、发展沿革 | 第20-22页 |
二、初中部音乐课程标准 | 第22-23页 |
三、高中部音乐课程标准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课外音乐活动 | 第25-30页 |
一、文艺汇演 | 第25-26页 |
二、音乐团体组织 | 第26-28页 |
三、省立一中学生会附设民众学校(1920-1949)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音乐师生 | 第30-33页 |
一、严谨治学的曾水帆 | 第30-31页 |
二、多才多艺的周亮枝 | 第31-32页 |
三、爱国敬业的宋扬 | 第32-33页 |
四、《国民革命歌》的填词者——邝鄘 | 第33页 |
第四节 音乐教育特色 | 第33-36页 |
一、厉行民主化 | 第33-34页 |
二、以西辅中 | 第34页 |
三、以天下国家为己任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省立一中音乐教育贡献 | 第36-41页 |
第一节 湖南抗日救亡歌咏活动的中流砥柱 | 第36-39页 |
一、省立一中的抗日救亡活动 | 第36-37页 |
二、抗敌游艺宣传大会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湖南中等音乐教育的先行者 | 第39-41页 |
一、重视硬件设施 | 第39页 |
二、器乐教育翘楚 | 第39-40页 |
三、注重合唱教育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一:省立一中校史简表 | 第44-45页 |
附录二:曲谱 | 第45-47页 |
附录三:文艺活动照片 | 第47-48页 |
附录四:校刊封面 | 第48-49页 |
附录五:民国中学音乐教育论著及教材编目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