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教育信息化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| 第10页 |
1.1.2 翻转课堂在国内掀起的热潮 | 第10-11页 |
1.1.3 翻转课堂在实践应用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| 第11页 |
1.1.4《信息技术》课程的现状需要翻转课堂 | 第11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4.1 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4.2 实践意义 | 第13页 |
1.5 研究思路 | 第13-15页 |
1.6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6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5页 |
1.6.2 准实验研究法 | 第15页 |
1.6.3 调查问卷法 | 第15页 |
1.7 论文结构及创新 | 第15-17页 |
1.7.1 论文结构 | 第15-16页 |
1.7.2 论文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翻转课堂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5页 |
2.1 翻转课堂在国外研究的情况 | 第17-19页 |
2.1.1 翻转课堂的早期实践 | 第17-18页 |
2.1.2 翻转课堂的发展过程 | 第18-19页 |
2.2 翻转课堂在国内研究的情况 | 第19-23页 |
2.2.1 翻转课堂国内文献检索 | 第19-20页 |
2.2.2 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| 第20-23页 |
2.3 国内外研究总结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5-31页 |
3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5-27页 |
3.1.1 翻转课堂 | 第25-26页 |
3.1.2 常态化 | 第26页 |
3.1.3 翻转课堂的常态化 | 第26-27页 |
3.1.4 导学案 | 第27页 |
3.1.5 任务驱动 | 第27页 |
3.2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7-31页 |
3.2.1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7-28页 |
3.2.2 罗杰斯人本主义 | 第28页 |
3.2.3 学习金字塔理论. | 第28-29页 |
3.2.4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| 第29-30页 |
3.2.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翻转课堂常态化在初中《信息技术》课程中可行性分析 | 第31-35页 |
4.1 样本学校介绍 | 第31-32页 |
4.2 课程安排介绍 | 第32页 |
4.3 教材介绍 | 第32-33页 |
4.4 样本学生介绍 | 第33-34页 |
4.5 任课教师介绍 | 第34页 |
4.6 环境介绍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翻转课堂常态化教学的教学设计 | 第35-62页 |
5.1 第一单元对比实验 | 第35-42页 |
5.1.1 设计思路 | 第35-36页 |
5.1.2 教学设计 | 第36-40页 |
5.1.2.1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| 第36-37页 |
5.1.2.2 学生分析 | 第37页 |
5.1.2.3 教学重难点 | 第37页 |
5.1.2.4 教学目标 | 第37-38页 |
5.1.2.5 教学实践 | 第38-40页 |
5.1.3 实验效果对比 | 第40-42页 |
5.1.3.1 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| 第40-41页 |
5.1.3.2 学生作业质量及作业的完成率对比分析 | 第41-42页 |
5.2 第二单元任务驱动下的翻转课堂的常态化教学 | 第42-54页 |
5.2.1 设计思路 | 第42-43页 |
5.2.2 设计流程图 | 第43-44页 |
5.2.3 教学设计 | 第44-51页 |
5.2.3.1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| 第44页 |
5.2.3.2 学生分析 | 第44-45页 |
5.2.3.3 教学过程 | 第45-46页 |
5.2.3.4 教学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| 第46-51页 |
5.2.4 教学效果分析 | 第51-54页 |
5.2.4.1 学生作业完成率有所提高 | 第51-52页 |
5.2.4.2 学生学习速度与微视频的内容、数量、时间有很大关系 | 第52页 |
5.2.4.3 学生交流互动的频率与课的类型有关 | 第52-53页 |
5.2.4.4 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| 第53-54页 |
5.3 翻转课堂结束后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| 第54-62页 |
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7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62-64页 |
6.2 研究不足 | 第64-65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附录A:学生个人及学习情况调查问卷(前测) | 第69-70页 |
附录B:学生个人及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结果(前测) | 第70-79页 |
附录C:翻转课堂结束后学生调查问卷(后测) | 第79-80页 |
附录D:第一单元一、二课的导学案 | 第80-83页 |
附录E: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导学案 | 第83-85页 |
附录F: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导学案 | 第85-87页 |
附录G: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导学案 | 第87-89页 |
附录H: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导学案 | 第89-92页 |
附录I: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导学案 | 第92-94页 |
附录J: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导学案 | 第94-96页 |
附录K: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导学案 | 第96-97页 |
附录L:教学内容、微视频、作业及部分作品截图 | 第97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