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缘起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3.1 关于词义演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3.2 关于核心义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3.3 关于义素分析法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2页 |
1.3.4 关于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2-13页 |
1.3.5 小结 | 第13页 |
1.4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5 研究理论及方法 | 第14页 |
1.6 研究价值 | 第14-15页 |
1.7 本文观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表“迎接”义的历时演变情况 | 第16-29页 |
2.1 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的总体使用情况 | 第16-20页 |
2.2 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表“迎接”义的语义更替及语义分工 | 第20-29页 |
第三章 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的核心语义特征提取 | 第29-37页 |
3.1 动词“迎”的核心语义特征——面向/相向 | 第29-34页 |
3.1.1“迎”的本义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1.2 “迎”的同义词比较 | 第30-33页 |
3.1.3“迎”的同源词系联 | 第33-34页 |
3.2 动词“接”的核心语义特征——接点 | 第34-37页 |
3.2.1 “接”的本义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.2 “接”的同义词比较 | 第35页 |
3.2.3 “接”的同源词系联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核心语义特征对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派生义的制约 | 第37-58页 |
4.1 核心语义特征对动词“迎”派生义的制约 | 第37-46页 |
4.1.1“迎”的派生义及其语义特征分析 | 第37-42页 |
4.1.2 “迎”的语义发展脉络梳理 | 第42-44页 |
4.1.3 “迎”的核心语义特征“面向/相向”对其派生义的制约 | 第44-46页 |
4.2 核心语义特征对动词“接”派生义的制约 | 第46-58页 |
4.2.1 “接”的派生义及其语义特征分析 | 第46-53页 |
4.2.2 “接”的语义发展脉络梳理 | 第53-55页 |
4.2.3 “接”的核心语义特征“接点”对其派生义的制约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核心语义特征对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语义更替的制约 | 第58-69页 |
5.1 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的认知对比分析 | 第58-64页 |
5.1.1 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在认知上的共性 | 第59-61页 |
5.1.2 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在认知上的差异 | 第61-62页 |
5.1.3 对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共性及差异的解释 | 第62-64页 |
5.2 制约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语义发展的认知解释 | 第64-66页 |
5.2.1 制约动词“迎”语义发展的认知解释 | 第64-65页 |
5.2.2 制约动词“接”语义发展的认知解释 | 第65-66页 |
5.3 制约动词“迎”、“接”语义更替的解释 | 第66-69页 |
结论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后记 | 第74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课题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