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1.1.1 戏剧教育“实然”与“应然”的矛盾 | 第10页 |
1.1.2 戏剧教育是当代学前教育实践改革的需求 | 第10页 |
1.1.3 戏剧教育的自身魅力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4.1 国外现状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4.2 国内现状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5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1.5.1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1.6 理论依据 | 第16-18页 |
1.6.1 有意义学习理论 | 第16-17页 |
1.6.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7-18页 |
1.7 研究方案 | 第18-22页 |
1.7.1 研究对象 | 第18页 |
1.7.2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7.3 资料收集与分析 | 第18-19页 |
1.7.4 重难点 | 第19页 |
1.7.5 戏剧主题的确定 | 第19页 |
1.7.6 研究策略的运用 | 第19-22页 |
第2章 研究历程 | 第22-48页 |
2.1 《花木兰从军》 | 第22-46页 |
2.1.1 第一次戏剧活动 | 第22-24页 |
2.1.2 戏剧活动二次再探(约定的建立) | 第24-26页 |
2.1.3 第三次戏剧活动“热闹的小村庄” | 第26-29页 |
2.1.4 第四次戏剧活动“小小花木兰” | 第29-32页 |
2.1.5 第五次戏剧活动“衔接活动” | 第32-35页 |
2.1.6 第六次戏剧活动“军营训练(上)” | 第35-37页 |
2.1.7 第七次戏剧活动“军营训练(中)” | 第37-39页 |
2.1.8 第八次戏剧活动“军营训练(下)” | 第39-41页 |
2.1.9 第九次戏剧活动“智斗匈奴的N种方式” | 第41-44页 |
2.1.10 第十次戏剧活动“最后的展演” | 第44-46页 |
2.2 总结 | 第46-48页 |
第3章 结果分析 | 第48-61页 |
3.1 儿童戏剧能力发展的情况 | 第48-56页 |
3.1.1 戏剧活动中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——阶段论 | 第48-52页 |
3.1.2 戏剧活动中幼儿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| 第52-53页 |
3.1.3 戏剧活动中艺术能力的提升 | 第53-54页 |
3.1.4 戏剧活动中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| 第54-56页 |
3.2 戏剧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分析 | 第56-61页 |
3.2.1 戏剧教学策略运用是教师由新手型向专家型的转变的过程 | 第56-57页 |
3.2.2 戏剧教学策略单一向多元的转化 | 第57-59页 |
3.2.3 戏剧教学策略与戏剧能力的同步性 | 第59-61页 |
第4章 研究建议和反思 | 第61-66页 |
4.1 建议 | 第61-64页 |
4.1.1 在教师教育的课程中融入戏剧教育 | 第61-62页 |
4.1.2 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建议 | 第62-63页 |
4.1.3 对于教师开展戏剧活动的建议 | 第63-64页 |
4.1.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| 第64页 |
4.2 反思 | 第64-66页 |
4.2.1 研究内容反思 | 第64-65页 |
4.2.2 研究方法反思 | 第65页 |
4.2.3 研究者的反思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