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压直喷发动机配气机构设计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1-16页 |
1.1.1 石油资源危机及油耗法规 | 第11-14页 |
1.1.2 环境危机及排放法规 | 第14-16页 |
1.2 配气机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配气机构基础介绍 | 第18-34页 |
2.1 配气机构简介 | 第18-23页 |
2.1.1 配气机构的通常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1.2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 | 第19-21页 |
2.1.3 配气机构工作性能评价 | 第21-23页 |
2.2 凸轮型线的设计 | 第23-28页 |
2.2.1 凸轮型线的设计通用准则 | 第23-24页 |
2.2.2 缓冲段的设计 | 第24-26页 |
2.2.3 工作段的设计 | 第26-28页 |
2.3 基圆半径的设计 | 第28页 |
2.4 气门间隙的设计 | 第28页 |
2.5 配气机构的运动分析 | 第28-30页 |
2.5.1 平顶挺柱运动规律 | 第28-29页 |
2.5.2 平顶挺柱与凸轮型线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2.6 配气机构的动力分析 | 第30-34页 |
第3章 凸轮型线设计 | 第34-46页 |
3.1 型线数学模型 | 第34-37页 |
3.1.1 缓冲段数学模型 | 第34页 |
3.1.2 工作段数学模型 | 第34-37页 |
3.2 动力学数学模型 | 第37页 |
3.3 凸轮型线设计 | 第37-44页 |
3.3.1 进气凸轮型线设计 | 第38-41页 |
3.3.2 排气凸轮型线设计 | 第41-44页 |
3.4 初始配气相位的设计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型线优化 | 第46-65页 |
4.1 性能模拟模型建立 | 第46-47页 |
4.2 初版型线性能计算 | 第47页 |
4.3 正交DOE试验方法简介 | 第47-48页 |
4.4 试验方案设计 | 第48-51页 |
4.5 试验方法的确定 | 第51-52页 |
4.6 结果分析 | 第52-58页 |
4.7 确定预选方案 | 第58-59页 |
4.8 预选方案校核 | 第59-61页 |
4.9 终选凸轮型线方案设计 | 第61-65页 |
4.9.1 进气凸轮型线设计 | 第61-63页 |
4.9.2 排气凸轮型线设计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配气相位性能开发 | 第65-74页 |
5.1 试验方法确定 | 第65页 |
5.2 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65-71页 |
5.3 VVT方案确定 | 第71-73页 |
5.4 台架性能验证 | 第73-74页 |
第6章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| 第74-80页 |
6.1 气门的设计 | 第74-75页 |
6.2 气门弹簧 | 第75-77页 |
6.3 凸轮轴的设计 | 第77-80页 |
第7章 总结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作者介绍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