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分析

中文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价值与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2 理论基础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中介语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偏误分析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对比语言学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中国国内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日本国内汉语学习者习得偏误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1.5 创新之处第21-22页
第二章 汉字书写偏误第22-30页
    2.1 错字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日本汉字代入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部件偏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笔画错误第26-27页
    2.2 别字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字音相同或相近引起的别字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字义相同或相近引起的别字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字形相近引起的别字第28-29页
    2.3 书写不规范第29-30页
第三章 语音偏误第30-37页
    3.1 声母偏误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舌尖音与舌面音混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送气与不送气音混淆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r、l发音混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f和h发音偏误第32-33页
    3.2 韵母偏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元音韵母偏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带鼻音韵母偏误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复元音韵母发音偏误第34页
    3.3 声调偏误第34-35页
    3.4 音变偏误第35-37页
第四章 词汇偏误第37-45页
    4.1 母语负迁移引起的词汇偏误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词义偏误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词性偏误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词语搭配偏误第40-41页
    4.2 目的语知识不足引起的词汇偏误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语素或义素相同引起的词汇偏误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迂回表达引起的词汇偏误第42-45页
第五章 语法偏误第45-57页
    5.1 主语偏误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主语缺失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主语多余第46-47页
    5.2 谓语偏误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谓语缺失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谓语多余第48-49页
    5.3 宾语偏误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宾语缺失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宾语多余第50-51页
    5.4 定语偏误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定语缺失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定语多余第52页
    5.5 状语偏误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状语缺失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状语多余第53-54页
    5.6 补语偏误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补语缺失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补语多余第55-57页
第六章 语用与文化偏误第57-63页
    6.1 “礼”与“耻”文化意识第57-58页
    6.2 集团意识第58-59页
    6.3 等级意识与敬语表达第59-60页
    6.4 暧昧表达第60-61页
    6.5 隐晦表达第61-63页
第七章 结论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-70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隶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适应RFID标签混合防碰撞算法研究
下一篇:通用多核集群并行编程与优化技术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