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1.写作缘起 | 第9-10页 |
2.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3.个人见解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记忆和舞蹈动作记忆 | 第14-20页 |
1.1 记忆 | 第14-15页 |
1.1.1 记忆的内涵 | 第14页 |
1.1.2 记忆的过程 | 第14页 |
1.1.3 记忆的分类 | 第14-15页 |
1.2 舞蹈动作记忆 | 第15-16页 |
1.2.1 舞蹈动作记忆的内涵 | 第15页 |
1.2.2 舞蹈动作记忆的特殊性 | 第15-16页 |
1.3 舞蹈动作的遗忘因素 | 第16-20页 |
1.3.1 痕迹衰退说 | 第17页 |
1.3.2 干扰说 | 第17-18页 |
1.3.3 提取失败说 | 第18页 |
1.3.4 压抑学说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舞蹈动作记忆在中学舞蹈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| 第20-29页 |
2.1 促使中学生掌握记忆规律 | 第20-21页 |
2.2 塑造优美形体、培养内在气质 | 第21-22页 |
2.3 提高注意力和观察力 | 第22-24页 |
2.4 增强舞蹈表现力、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| 第24-26页 |
2.5 培养创造力、增强舞蹈创编能力 | 第26-27页 |
2.6 培养团队精神、增强个人素质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中学舞蹈教学中记忆舞蹈动作途径与方法 | 第29-47页 |
3.1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 | 第29-32页 |
3.1.1 扩大学生知识面、激发学生求知欲 | 第29-30页 |
3.1.2 让学生学有所得,获得成就感 | 第30-32页 |
3.1.3 多提供一些比赛和表演的机会 | 第32页 |
3.2 进行深度加工形成逻辑记忆 | 第32-36页 |
3.2.1 精炼生动的讲解和准确地示范 | 第32-33页 |
3.2.2“动作比较”法 | 第33-34页 |
3.2.3“组块编码”的逻辑记忆法 | 第34-36页 |
3.3 根据“遗忘曲线”对动作进行合理复习形成肌肉记忆 | 第36-38页 |
3.3.1 及时复习 | 第37页 |
3.3.2 分散练习 | 第37-38页 |
3.4 各类知识、多种感官相结合 | 第38-42页 |
3.4.1 视觉、听觉、运动觉相结合 | 第38-39页 |
3.4.2 舞蹈情感记忆促进舞蹈动作记忆 | 第39-40页 |
3.4.3 借助音乐来促进舞蹈动作记忆 | 第40-42页 |
3.5 舞蹈“口诀”记忆法 | 第42-47页 |
3.5.1 基本功训练“口诀” | 第42-43页 |
3.5.2 中国古典舞“口诀” | 第43-44页 |
3.5.3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“口诀” | 第44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