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选题缘起 | 第9-11页 |
1.2 有关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目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图式理论及图式对口语输出的作用 | 第14-18页 |
2.1 何为图式 | 第14-15页 |
2.1.1 图式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2.1.2 图式的特点 | 第15页 |
2.1.3 图式的分类 | 第15页 |
2.2 图式理论及图式对口语学习的作用 | 第15-18页 |
2.2.1 图式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2 图式对口语学习的作用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《发展汉语中级口语》的生词量和话题熟悉度调查统计 | 第18-23页 |
3.1 《发展汉语中级口语》生词量统计 | 第18-21页 |
3.2 《发展汉语中级口语》两册话题熟悉度调查统计 | 第21-23页 |
3.2.1 对“熟悉”和“不熟悉”的界定 | 第21页 |
3.2.2 实验设计 | 第21页 |
3.2.3 问卷调查及试验情况 | 第21-22页 |
3.2.4 口语输出测试步骤及评分方法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| 第23-51页 |
4.1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| 第23-29页 |
4.1.1 教材话题熟悉度难易趋向 | 第25-27页 |
4.1.2 教材中话题的难易比重分布 | 第27-29页 |
4.2 录音及访谈的结果分析 | 第29-51页 |
4.2.1 从时长性检视输出结果 | 第29-39页 |
4.2.2 从流利度检视输出结果 | 第39-49页 |
4.2.3 从逻辑性检视输出结果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实验发现及《发展汉语中级口语》教材编写建议 | 第51-57页 |
5.1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1-53页 |
5.1.1 生词量结果分析 | 第51页 |
5.1.2 从图式理论及《大纲》检视生词量合理性 | 第51-52页 |
5.1.3 话题熟悉度结果分析 | 第52页 |
5.1.4 从图式理论及《大纲》检视话题设置合理性 | 第52-53页 |
5.2 《发展汉语中级口语》教材编写建议 | 第53-57页 |
5.2.1 教材体例编写建议 | 第53-54页 |
5.2.2 生词编写建议 | 第54-55页 |
5.2.3 课文话题编写建议 | 第55-57页 |
结束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《问卷调查表》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