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材、课本论文

对泰汉语教材动态助词编写设计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4页
 一、 研究缘起第8页
 二、 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
 三、 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-12页
  (一) 国内研究状况第8-11页
  (二) 国外研究状况第11-12页
 四、 研究对象及方法第12-14页
  (一) 研究对象第12-13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13-14页
第二章 动态助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写情况第14-28页
 第一节 动态助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写概况第14-16页
  一、 《汉语教程》第14页
  二、 《泰国人学汉语》第14-15页
  三、 《生活华语》第15-16页
 第二节 教材中动态助词编写情况的具体分析第16-25页
  一、 注解第16-20页
  二、 练习的设置第20-25页
  三、 动态助词在教材中的重现第25页
 第三节 教材中动态助词编写的优缺点第25-28页
  一、 注解方面第25-27页
  二、 练习方面第27页
  三、 重现方面第27-28页
第三章 泰国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动态助词“了、着、过”的偏误类型及分析第28-35页
 第一节 动态助词“了”的偏误类型第28-30页
  一、 位置不当第28-29页
  二、 “了”的滥用第29页
  三、 “了”的缺失第29-30页
 第二节 动态助词“着”的偏误类型及分析第30-31页
  一、 位置不当第30页
  二、 “着”与其他字混用第30-31页
  三、 滥用多余第31页
 第三节 动态助词“过”的偏误类型及分析第31-32页
  一、 位置不当第31-32页
  二、 搭配不当第32页
  三、 滥用多余第32页
  四、 “过”与“了”的混用第32页
 第四节 偏误原因第32-33页
  一、 动态助词“了”第33页
  二、 动态助词“过”第33页
  三、 动态助词“着”第33页
 小结第33-35页
第四章 对泰汉语教材中动态助词的编写建议第35-39页
 第一节 对教材中关于动态助词的注解的建议第35-36页
  一、 关于动态助词的注解应详细为宜第35页
  二、 可适当添加汉泰语对比分析第35-36页
  三、 作语法总结第36页
 第二节 对教材中关于动态助词练习编写的建议第36-37页
  一、 题量第36页
  二、 题型第36-37页
 第三节 对教材中关于动态助词重现的建议第37页
 第四节 对教材中动态助词编写次序的建议第37-39页
余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后记第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老挝财政预算失衡问题研究
下一篇:侗族鼓楼世界的艺术人类学研究--以广西三江县独峒乡林略侗寨鼓楼文化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