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--企业行政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企业核心雇员管理与组织承诺关系研究--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第1章 绪论第14-1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·实践意义第16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工作第16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8-19页
第2章 相关概念界定第19-25页
   ·核心雇员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核心雇员的内涵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核心雇员与知识型员工的区别第20页
     ·核心雇员的特点第20-21页
   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21-22页
   ·高新技术企业第22-25页
     ·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高新技术企业核心雇员的特征第24-25页
第3章 文献综述第25-43页
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研究综述第25-28页
  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的相关研究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维度第26-28页
   ·组织支持感文献综述第28-34页
     ·组织支持感的概念界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组织支持感前因变量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组织支持感结果变量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组织支持感的测量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国内关于组织支持感的相关研究第33-34页
   ·组织承诺第34-40页
     ·组织承诺的内涵及结构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组织承诺的前因和结果变量第36-38页
     ·组织承诺的测量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国内对组织承诺的相关研究第39-40页
   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综述第40-43页
第4章 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第43-50页
   ·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模型构建第43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第43-44页
   ·研究工具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问卷第44页
     ·组织支持感问卷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组织承诺问卷第45页
     ·人口统计学问卷第45页
   ·预试及结果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·预试目的及对象第45-46页
     ·预试结果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·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方法第48-50页
     ·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49-50页
第5章 数据分析第50-80页
   ·效度与信度分析第50-57页
  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量表的效度、信度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 ·组织支持感问卷的效度、信度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组织承诺问卷的效度、信度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·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组织支持感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8页
     ·组织承诺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·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59-69页
     ·性别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年龄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学历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工作年限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·职务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 ·单位性质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67-69页
 4 相关分析第69-72页
  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与组织承诺各维度相关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与组织支持感各维度相关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·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各维度相关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·回归分析第72-80页
  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对组织承诺的各维度回归分析第72-76页
  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对组织支持感各维度回归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 ·组织支持感在企业核心雇员管理与组织承诺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第78-80页
第6章 实证结果分析与总结第80-86页
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、组织支持感和组织承诺现状第80-82页
     ·企业核心雇员管理现状第80-81页
     ·组织支持感现状第81页
     ·组织承诺现状第81-82页
   ·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82-84页
     ·人口统计学变量在组织支持感方面的差异第82-83页
     ·人口统计学变量在组织承诺方面的差异第83-84页
   ·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性探讨第84-85页
   ·回归结果分析第85-86页
第7章 研究结论及其应用第86-89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86-87页
   ·研究结果应用第87-89页
第8章 结束语第89-92页
   ·研究的创新点第89页
   ·研究的局限性第89-90页
   ·研究的展望第90-92页
附录第92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6页
谢辞第106-108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登记制度研究
下一篇:济南铁路局高速铁路技术员工培训体系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