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--作曲理论论文

施尼特凯<弦乐三重奏>创作技法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11页
Abstract第11-16页
第一章 概述第16-43页
 第一节 关于施尼特凯第20-27页
  一、 创作早期(1954—1966)第21-24页
  二、 创作中期(1966—1974)第24-25页
  三、 创作晚期(1974—1998)第25-27页
 第二节 关于《弦乐三重奏》第27-35页
  一、 创作背景第29-31页
  二、 作品解说第31-35页
 第三节 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35-43页
  一、 选题缘由第36-38页
  二、 研究现状第38-41页
  三、 研究意义第41-43页
第二章 音高组织手法第43-80页
 第一节 主题动机第44-58页
  一、 主题动机的音高设计特点第46-51页
   (一) 调性化明示第46-47页
   (二) 泛调性解读第47-50页
   (三) 签名式暗示第50-51页
  二、 主题动机的变奏与扩展第51-58页
   (一) 核心音技术第52-54页
   (二) 主题变奏第54-55页
   (三) 动机扩展第55-58页
 第二节 调性和声第58-67页
  一、 和声材料第58-63页
   (一) 三度叠置和弦第59-62页
   (二) 音簇式和弦第62-63页
  二、 和声进行第63-67页
   (1) 单音持续进行第63-64页
   (2) 双音持续进行第64-65页
   (3) 和弦持续进行第65-66页
   (4) 音型持续进行第66-67页
 第三节 自由十二音手法第67-72页
  一、 半音化陈述第68-69页
  二、 动态化趋势第69-72页
 第四节 线性对位陈述方式第72-80页
  (一) 对比式线性对位织体第73-75页
  (二) 模仿式线性对位织体第75-78页
  (三) 机遇式线性对位织体第78-80页
第三章 整体结构特点第80-92页
 第一节 结构特点第81-88页
  (一) 回旋结构第81-84页
  (二) 自由变奏结构第84-86页
  (三) 回旋赋格结构第86-88页
 第二节 结构比例第88-92页
  (一) 镜像式对称比例结构第89-90页
  (二) 透视性非对称比例结构第90-92页
第四章 “复风格”技法的应用第92-111页
 第一节 关于“复风格”第92-99页
  一、 “复风格”的形成与发展第93-96页
  二、 施尼特凯的“复风格”手法第96-99页
 第二节 《弦乐三重奏》中“复风格”技法的应用第99-111页
  一、 多义性音乐主题第101-104页
  二、 回文式结构形态第104-106页
  三、 悲剧性音乐语言第106-111页
结语第111-114页
参考书目和文献第114-122页
致谢第122-12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3-124页

论文共12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东当代民族器乐创作现状研究
下一篇:陈怡《德雷斯顿之春》创作思维解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