酶法分离制备谷朊粉加工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致谢 | 第9-15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5-22页 |
| ·引言 | 第15页 |
| ·谷朊粉的组成和特性 | 第15-16页 |
| ·谷朊粉的组成 | 第15页 |
| ·谷朊粉的功能特性 | 第15-16页 |
| ·谷朊粉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| ·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| 第17页 |
| ·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| 第17页 |
| ·其它工业上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| ·谷朊粉的生产工艺 | 第18-20页 |
| ·马丁法及其改良法 | 第18-19页 |
| ·巴特法 | 第19页 |
| ·雷西奥法 | 第19页 |
| ·三相卧螺工艺 | 第19-20页 |
| ·酶在蛋白分离中应用现状 | 第20页 |
| ·研究意义与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第二章 谷朊粉酶法分离条件研究 | 第22-30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22页 |
| ·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22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9页 |
| ·温度对谷朊粉纯度影响 | 第23-24页 |
| ·固液比对谷朊粉纯度影响 | 第24-25页 |
| ·加酶量对谷朊粉纯度影响 | 第25页 |
| ·时间对谷朊粉纯度影响 | 第25-26页 |
| ·pH 值对谷朊粉纯度影响 | 第26页 |
| ·Box-Behnken 试验及结果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方程的建立与显著性检验 | 第27-28页 |
| ·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图 | 第28-29页 |
| ·优化最佳工艺条件 | 第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三章 α-淀粉酶酶解小麦面粉动力学模型研究 | 第30-39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1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30页 |
| ·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30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0-31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7页 |
| ·pH 值对酶解速率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温度对酶解速率的影响 | 第32页 |
| ·酶浓度对酶解速率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酶解动力学研究 | 第33-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第四章 超滤处理小麦粉酶解液纯化制取谷朊粉 | 第39-4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2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39页 |
| ·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39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·各因素试验水平的选取及正交设计 | 第40-41页 |
| ·超滤传质过程的研究 | 第41-42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超滤正交试验结果 | 第42-43页 |
| ·各因素水平的选取 | 第43页 |
| ·验证试验 | 第43页 |
| ·传质系数 K 和平衡浓度 Cw的计算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五章 不同干燥方法对谷朊粉功能特性影响 | 第45-51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7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45页 |
| ·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45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45-47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0页 |
| ·不同干燥方法对谷朊粉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不同干燥方法对谷朊粉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不同干燥方法对谷朊粉持水力及吸油性影响 | 第49页 |
| ·不同干燥方法对谷朊粉溶解度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| ·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·展望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8-59页 |